在古代圍繞皇權展開的權力角逐向來是殘酷的,也常常上演“狡兔死走狗烹”的戲碼,比如《康熙王朝》里面的鰲拜,在康熙初年也算是立下了汗馬功勞,他本以為仗持自己的功勛會永遠榮耀下去,可他功高蓋主,不但讓康熙感覺不舒服,就連孝莊太后也容不下他了,康熙就暗暗培植了十幾個布庫打手,在鰲拜猝不及防的情況下,把他擒拿并且之后法辦。
其實鰲拜輸就輸在自己太自負太大意了,感覺十幾個布庫根本就不是自己的對手,在去見孝莊和康熙之前,鰲拜也做了充分的準備,是準備要逼宮造反的,我們試想一下,如果那十幾個布庫沒有制服鰲拜,大概后來的清朝歷史會被改寫吧。
那么同樣的年羹堯也是雍正王朝初期的功臣,雍正能順利登上皇位,這位包衣奴才出身的年羹堯功不可沒,可雍正坐穩(wěn)皇位以后,依然下令對年羹堯革職查辦,直至一條白綾賜下,那么為何年羹堯手握重兵卻沒有在雍正處理自己之前舉兵造反呢?他有這個條件,為何甘愿受死呢?
其實古代歷代君王都有些敏感多疑,如果要說哪個皇帝把這一特性發(fā)揮到極致,那肯定就是雍正皇帝了,這一點在《甄嬛傳》里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他不僅疑心自己的心腹大臣,也疑心自己枕邊的妃嬪,在雍正心里,幾乎沒有一個人是完全值得可信的。
從《甄嬛傳》里我們也可以知道,這個年羹堯倚仗自己功勞大,有些恃寵而驕功高震主的味道,不但不把皇家成員放在眼里,就是在皇帝跟前都屢屢放肆,年羹堯任職川陜總督的時候,出現了“川陜大小官員只知年羹堯不知雍正皇帝”的現象,這讓皇帝十分生氣。
但雍正皇帝絕對不是省油的燈,他能夠在“九王奪嫡”中脫穎而出,能夠登上帝位,并且在歷史上能讓康乾盛世達到頂峰,此人的心智才能絕非一般人可比,雍正皇帝以多疑敏感出名,面對年羹堯如此張狂做法,雍正私下里早就做好了萬全準備。
為了預防年羹堯心生異心,所以他暗地里更換了大量的川陜總督管轄范圍內的官員,雖然年羹堯手握重兵,但是一旦他起兵造反,沒有了糧草供給,他一樣會失敗的,這就是打仗中“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道理。
而且雍正召見年羹堯的時候,隨即將他革職,川陜總督的位置給了岳鐘琪,所以面對雍正對年羹堯的一逼再逼,一降再降,年羹堯雖然心里十分憤怒,但也無計可施,自己好像被雍正死死捆住了手腳動彈不得,所以只能乖乖受死了!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