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年(明天啟七年、后金天聰元年)五月初九日,皇太極率兵到了廣寧的舊邊,命貝勒德格類、濟爾哈朗、阿濟格、岳讬、薩哈廉、豪格率護軍精騎為前隊,攻城諸將率綿甲軍等攜帶云梯、盾牌等器械為后隊,親自同大貝勒代善、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率領(lǐng)大軍居中,八旗三隊,魚貫而行。后金軍行進,分為前、中、后三隊;作戰(zhàn),則列為左、中、右三路。初十日,皇太極至廣寧。后金軍士捉獲明軍哨卒,經(jīng)訊問得知:右屯衛(wèi)以百人防守,小凌河、大凌河雖修城未竣也有兵駐防,錦州城修繕已畢、馬步卒3萬人?;侍珮O命乘夜進軍,輕取右屯衛(wèi)城,直奔大凌河城。五月十一日,后金軍由縱向的前、中、后三隊,調(diào)整為橫向的左、中、右三路——皇太極自率兩黃旗和兩白旗兵為中路,直趨大凌河城;大貝勒代善、二貝勒阿敏,貝勒碩讬及總兵官、固山額真等,率兩紅旗和鑲藍旗的兵馬為右翼,直趨錦州城;三貝勒莽古爾泰率正藍旗的兵馬為左翼,直取右屯衛(wèi)。中路皇太極軍逼近大凌河城,當時城池還沒有修筑完成,守城兵撤往錦州。左翼莽古爾泰軍逼近右屯衛(wèi),當時城池也還沒有修筑完成,守軍逃遁,奔向錦州。后金軍輕而易舉取得了大凌河、右屯衛(wèi)兩城后,三路大軍會師錦州,距城一里,四面扎營。袁崇煥調(diào)薊鎮(zhèn)、宣府、大同等地的兵馬出關(guān)迎敵。
錦州激戰(zhàn)后金軍進抵錦州城外,四面扎營布兵,將錦州城嚴密包圍。時明太監(jiān)紀用、總兵趙率教駐錦州,負責筑城、守城。當后金軍將要到來時,左輔等人撤入錦州,憑城固守,準備抵抗。沿邊小堡也都撤兵,歸并大城,堅壁清野,合力御敵。
五月十二日,紀用和趙率教派官到后金軍大營,商談議和。首先,明軍對后金來犯,繕城整軍,治械儲糧。金軍突然圍城,明軍準備不足。所以,紀用和趙率教遣官往皇太極大營議和,拖延時間,以待援兵。皇太極對錦州來使態(tài)度強硬,并給紀用、趙率教寫了回書。但是遲不見回復。皇太極下令攻城,錦州激戰(zhàn)爆發(fā)。同日,中午,開始錦州攻守激戰(zhàn)。當日后金軍攻城不下,受到重大的損失,后退五里結(jié)營。城里與城外,議和與兵鋒,爾來我往,交替進行。皇太極初戰(zhàn)失利,派人到沈陽調(diào)兵增援。
五月十三日凌晨,后金以騎兵圍城,卻不敢靠近城垣?;侍珮O三次派遣使者到城下說降,都被趙率教拒之城外?;侍珮O傳令攻城,后金軍攻城,增加傷亡,別無所獲?;侍珮O再發(fā)勸降書,用箭射到城里,連射數(shù)封信,城里無反響?;侍珮O求和心切,并等待援兵,再遣二人隨明朝使臣回錦州城,但明軍仍閉城不納。皇太極令明使者帶回書信,書信內(nèi)容意在激紀用和趙率教派軍出城野戰(zhàn),紀用、趙率教斷然予以拒絕。同日,明遼東巡撫袁崇煥派人送給紀用、趙率教的書信被后金軍截獲,此信是袁崇煥的誆騙信,皇太極卻信以為真。這一天,莽古爾泰、濟爾哈朗、阿濟格、岳托、薩哈廉、豪格等率軍前往塔山護糧。前隊的八十人遇到了明軍滿桂、尤世祿二總鎮(zhèn)的兩萬人,被后金軍擊潰。
五月十七日,皇太極收縮對錦州城的包圍,聚兵于城西二里處結(jié)營,以防明朝來援的軍兵。五月十八日,皇太極急不可耐,將書信射入錦州再次勸降。錦州城中的紀用和趙率教對其勸降,不予理睬。五月十九日至二十日,后金軍繼續(xù)圍城。五月二十五日,后金固山額真博爾晉、圖爾格率領(lǐng)援軍從沈陽來到錦州,增強了后金軍攻城的兵力。
至五月二十六日,后金軍已圍城15日,時值初夏,后金官兵暴露荒野、糧料奇缺、人馬疲憊、士氣低落。五月二十七日,皇太極率三大貝勒,眾臺吉、每旗副將一員,并護軍營共三千兵,往寧遠一帶迎擊明軍。后金軍分兵為兩部:一部繼續(xù)留駐錦州,在錦州城外鑿三道濠,加以包圍;另一部由皇太極率領(lǐng)官兵數(shù)萬,往攻寧遠。此前,袁崇煥軍同皇太極軍相遇激戰(zhàn)。
錦州被圍,京師震驚。因而明朝必調(diào)援兵。后金也在盤算,集中兵力圍攻錦州,明軍必來救援,誘其野戰(zhàn)爭鋒,發(fā)揮騎射長技,—舉殲滅明軍。袁崇煥也頭腦清醒:不發(fā)援兵,錦州危機;如發(fā)援兵,“正墮其計”。明軍援錦,易中敵計,失恃堅城,恐遭包圍。袁崇煥既要固守寧遠,又要出援錦州。首先是固守寧遠,其次是出援解圍。但是明廷為著確保寧遠,不允許袁崇煥親自率領(lǐng)援兵,前往救援;而令滿桂、尤世祿、祖大壽等率軍一萬,馳援錦州。
五月十六日,明山海總兵滿桂率援兵往錦州,過連山到笊籬(zhàolí)山,同后金護衛(wèi)運糧的偏師相遇。滿桂、尤世祿奮勇而前,內(nèi)外夾攻,拼力沖殺,突破包圍。兩軍交鋒,各有死傷,但是死傷均較少。由于雙方互存戒心,戰(zhàn)斗很快結(jié)束。明援軍回到寧遠,后金軍回到塔山。五月十九日,袁崇煥派出奇兵,進逼擾敵。但以上諸措施,均未見太大實效。
皇太極見誘明援軍野戰(zhàn)不成,錦州攻城不下,派使勸和不降,便向西移師,攻打?qū)庍h城。早晨,皇太極率大貝勒代善、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和濟爾哈朗、阿濟格、薩哈廉等八旗官兵,前去攻打?qū)庍h。當時寧遠城內(nèi),袁崇煥和內(nèi)鎮(zhèn)太監(jiān)一起駐守。袁崇煥指揮明軍撤進壕內(nèi),總兵孫祖壽、副將許定國率軍在西面,滿桂令副將祖大壽、尤世威等率軍在東面,余在四周,分守信地,整備火器,準備迎戰(zhàn)。城外,布列車營,前面挖掘深壕作為屏障,明軍都撤到壕內(nèi)側(cè)安營。袁崇煥此次固守寧遠,除“憑堅城以用大炮”外,還布兵列陣城外,同后金騎兵爭鋒。
五月二十八日早晨,后金軍到達寧遠,展開激烈的攻守戰(zhàn)。薩哈廉、瓦克達等部都被明軍重創(chuàng)。同時,錦州的明軍出城,后金軍迎擊,擊敗了來援的明軍?;侍珮O親率貝勒阿濟格與諸將、侍衛(wèi)、護軍等向明軍疾馳進擊。諸貝勒來不及披甲戴胄,倉促出戰(zhàn)。明總兵滿桂、副將尤世威率軍迎戰(zhàn),短兵相接,互有殺傷。明軍城上城下互相配合,炮火、箭矢齊發(fā),皇太極大帳被炸毀,濟爾哈朗等受重傷,后金軍死傷累累,被迫撤兵。
五月二十九日,皇太極率軍撤離寧遠退向錦州?;侍珮O攻寧遠不克,又轉(zhuǎn)攻錦州。遭明軍西洋大炮和其他兵器還擊,傷亡數(shù)千人。加之中暑得病,大量減員?;侍珮O鑒于圍攻寧、錦24天,取勝無望,遂下令撤軍,自返沈陽。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