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3年2月初,劉邦在洛陽正式即位稱帝,朝代就以他的封號——漢王之“漢”字為名。作為中國歷史上首位布衣天子,劉邦的勝利從此結(jié)束了上古時代延續(xù)幾千年的貴族傳承,開創(chuàng)了“布衣將相”的新格局。如果用四個字形容劉邦此時的心境,那就是且喜且憂。喜的是平生最大的勁敵項羽已被剿滅,憂的是自己這個皇帝更像是諸侯王們選舉的盟主,既然是盟主就有換屆的可能性。因此,劉邦在后來果斷地接受了戍卒婁敬的建議:徙都城于長安,利用山川形勝壓制異性諸侯。但是劉邦遷都關中,無意中又要面對一個新的對手:北方匈奴。
作為被秦王朝重創(chuàng)過的草原民族,匈奴在秦亡后并未涉足中原的內(nèi)亂,他們僅是再次越過陰山,重新控制了河南地,即鄂爾多斯大草原。再具體說來,漢朝的北部疆域已經(jīng)從秦時的陰山河套一帶縮回了秦昭襄王修建的長城一線。匈奴人如果高興,他們的騎兵可以順著陜北高原一路南下推進到長安,劉邦再次面臨著秦朝初年的國防壓力。還好,游牧在河西走廊的大月氏人依然很強大,在不確定漢朝是否擁有秦朝一樣的軍事實力之前,他們還不愿意以一敵二。更多的是時候,匈奴人還是喜歡用小股游騎進行有限的掠奪,但劉邦卻認為匈奴人存在著潛在的威脅,尤其是劉邦還未真正實現(xiàn)一家獨大的時候。簡而言之:如果匈奴人和意圖謀反的諸侯王聯(lián)合起來,那么新興的漢帝國將會再次面臨分裂。事實上,劉邦在楚漢戰(zhàn)爭期間的合作者、后來被封為諸侯王的韓王信就應驗了劉邦的擔憂。
公元前201年,有感于韓王信分封的宛葉一帶靠近洛陽,劉邦便將他遷徙到了受胡騎騷擾嚴重的太原之北。不久,被匈奴人圍困在馬邑的韓王信見漢朝援兵遲遲不到,遂認為劉邦在使用“借刀殺人”的詭計。一怒之下,韓王信投降了匈奴,并率部帶領匈奴人越過恒山山脈,將戰(zhàn)火燒到了晉陽。如此,本用來北上解圍的漢軍主力瞬間變成了平叛之師。后來的結(jié)果耳熟能詳,劉邦輕敵冒進,被匈奴騎兵誘入白登山包圍了7天7夜。期間,劉邦看到了令他終生難忘的一幕,“匈奴騎,其西方盡白馬,東方盡青馬,北方盡烏驪馬,南方盡馬?!?/p>
經(jīng)歷三年楚漢爭霸戰(zhàn)的劉邦很清楚匈奴的龐大騎兵隊意味著什么?當年他就是靠著快速敏捷的騎兵切斷了項羽糧道,贏得了戰(zhàn)爭。此后,劉邦再未提及出征匈奴的事。實際上,即使劉邦想要發(fā)動二次北征,漢朝的情況也不允許。且不說函谷關以東的異性諸侯在蠢蠢欲動,單是政府掌握的人力、財力和物力也不能支撐漢朝進行一場類似蒙恬北驅(qū)匈奴的長期戰(zhàn)爭。史載“漢興,接秦之敝,諸侯并起,民失作業(yè)而大饑饉。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過半。高祖乃令民得賣子,就食蜀、漢。天下既定,民亡蓋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駟,而將相或乘牛車?!惫识謴椭刃虺闪藵h朝的首要任務。
最先要解決的是召回在戰(zhàn)爭中流亡的百姓,讓他們重新回到原來的土地上進行生產(chǎn),故而劉邦加快推行了稱帝時發(fā)布的“復故爵田宅”令。不過,西漢政府直接掌握的人口還是很少。其中重要的原因即是劉邦為鉗制異姓王先后分出了淮東、薛郡、東海、彭城、膠東、膠西、臨淄、濟北、博陽、城陽等共計215個縣交給劉氏同宗子弟立國。加上淮南王英布和彭越的封地,《漢書》記載漢朝直接控制的土地僅剩下15個郡。因為人口減少,漢朝收納的稅賦隨之減少。為了解決這一難題,漢朝從根源上著手,進一步完善了口賦制度,想要憑此快速增加人口。
口賦,即后世所稱的人頭稅。最早出現(xiàn)在秦國商鞅變法時期,史載“為田開阡陌,東地渡洛。十四年,初為賦?!鼻爻y(tǒng)一后,開始在全國普遍推行?!皾h承秦制”,劉邦繼承了秦法并略做了修改。按照西漢律法,口賦按照年齡不同又分為兩種。一為口錢:規(guī)定凡七歲到十四歲,不論男女,每人每年上繳二十錢用以敬奉皇帝。二為算賦:凡十五歲到五十六歲,不論男女,每人每年向國家繳納一百二十錢,此為一算,用于充當政府整治車馬府庫的經(jīng)費。因為西漢重農(nóng)抑商,所以漢律又規(guī)定商人和奴婢的算賦要加倍。當然,以上均為普通的征稅手段,算賦條目里接下來的一條規(guī)定才是漢朝最重要的殺招,“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
意思說,女子年齡在十五歲到三十歲之間還未嫁人則要征收五算的賦稅,即600錢。如果加上十五稅一的田賦和每人每年六十三錢的獻費(名義上是諸侯王及地方官吏獻給皇帝的,初無定數(shù)),對普通百姓的壓力可想而知。故而,家中有女的百姓嗎們往往會在女子十五歲前將其嫁出。如此,經(jīng)過46年的經(jīng)營,到了文景兩帝時期,漢朝的人口已經(jīng)由漢初的1300萬人口漲到了2500萬;漢武帝時期,漢朝的人口又漲到了3400萬。后來,正式憑借雄厚的人口基數(shù),漢武帝終于在公元前128年發(fā)動了北逐匈奴的大規(guī)模復仇之戰(zhàn)。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