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桿子里出政權,打仗靠的是實力,通過數(shù)據(jù)對比,蜀國根本沒那么強。
三國鼎立是東漢末年至西晉之間的一段時期,也是繼春秋戰(zhàn)國之后,中國歷史上第二大混亂時期。三國是指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220年,曹丕篡漢稱帝,立國號為“魏”,史稱曹魏,次年劉備在成都接續(xù)漢朝,史稱蜀漢,229年孫權稱帝,國號“吳”,史稱東吳。在此后的數(shù)十年內(nèi),蜀漢諸葛亮、大將軍姜維多次率軍北伐曹魏,但始終未能改變?nèi)愣α⒌母窬?。隨著曹魏后期的實權漸漸被司馬氏所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馬昭發(fā)動了滅蜀之戰(zhàn),蜀漢正式滅亡。
熟讀過《三國演義》的朋友,無不被劉、關、張“桃園結(jié)義”的忠義千秋所感動,為諸葛丞相的“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而惋惜,同時又不無疑惑。劉備所建立的蜀漢,文有“運籌于帷幄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被譽為“臥龍、鳳雛,得一而安天下”的諸葛亮和龐統(tǒng)等人。武有威震天下的關羽、張飛、趙云、馬超、黃忠“五虎上將”之輩,更有魏延等跋扈之將的輔佐,但為何最終沒能一統(tǒng)天下?
在這里借用偉人的名言就是“革命不是請客吃飯”、“槍桿子里出政權”,打仗靠的是實力。我們現(xiàn)在所熟悉的《三國演義》,是經(jīng)過羅貫中先生加工過的、明顯帶有揚劉抑曹的藝術品,但卻與當時的實際情況存在著巨大的出入。我們不妨先對魏、蜀、吳三國的實力進行一下對比:魏國統(tǒng)轄:青州 、兗州 、豫州 、徐州 、司州、 雍州 、涼州、 并州、 幽州、冀州、荊州北部及、 西域督護府,人口1000萬,軍隊70萬-80萬。吳國統(tǒng)轄:揚州、 交州及 荊州大部, 吳國滅亡時人口230萬,兵力23萬。蜀國統(tǒng)轄:益州及漢中,蜀國滅亡時人口94萬,兵力10萬,即使是巔峰時期的兵力也沒超過17萬。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通過魏、蜀、吳三國的實力大比拼之后,我們不難得知蜀漢最弱,以這樣的實力自保尚且不易,要想一統(tǒng)天下又談何容易?雖然諸葛丞相在著名的“隆中對”時,規(guī)劃出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yè)可成,漢室可興矣。”的戰(zhàn)略構想,真的,這樣美好的藍圖想想就讓人興奮。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當蜀國真的北伐曹魏時,“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的關羽死了,而荊州也沒了。隨著荊州的丟失及曹丕的篡漢稱帝,已經(jīng)62歲高齡的一代雄主劉備,深知霸業(yè)仍是遙遙無期,而自己則是來日無多,面對曹魏、東吳兩個對手,他明智的選擇了實力稍遜的東吳,準備做他人生的最后一搏。劉備的設想是拿下東吳之后,他就具備了與曹魏爭天下的實力,至于說是為關羽報仇,那只是念給別人聽的戲文,畢竟關羽是死于220年,而劉備伐吳時已是222年,這中間整整隔了3年。
雖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但劉備不是君子而是梟雄,連曹阿瞞都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眾所周知,劉備的伐吳是先勝后敗,在輸光了所有的本錢之后,一代梟雄劉備也抑郁而終。當然,實力并不是成功的絕對因素,畢竟在中國的歷史上,以少勝多例子數(shù)不勝數(shù),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那么蜀漢上到君主,下至群臣們都準備好了嗎?
平心而論,蜀漢的君主“阿斗”同曹丕、曹睿是一個檔次嗎?他們根本就不具備可比性,劉禪與曹操都折服的“生子當如孫仲謀”的孫權相比,則更是望塵莫及。而輔佐蜀漢的群臣同樣是不容樂觀,隨著“五虎上將”的相繼謝世,軍中的精英死傷殆盡,蜀漢已是人才匱乏,諸葛丞相自己也在“出師表”中承認“益州疲弊,民窮兵?!?,面對這諸多的不利因素,蜀漢一統(tǒng)天下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我們看三國時,經(jīng)常會聽到這句話: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而占據(jù)天時,孫權占據(jù)地利,劉備占人和,事實上這前兩句話是對的,而劉備到了后期連人和也不占了。曹操在挾天子以令諸侯統(tǒng)一北方之后,對外降服了南匈奴、烏桓、鮮卑等強敵,對內(nèi)興修農(nóng)田水利并恢復了社會秩序,使整個中原及北方地區(qū)人心思定,此時的曹魏不但占據(jù)了天時,更占據(jù)了人和。孫權承父兄之業(yè),依大江之險以歷三世,同樣占據(jù)了地利與人和。反觀一向以人和而著稱的劉皇叔,當初還可以用“中山靖王之后,孝景帝閣下玄孫”的旗號來召集點人馬,但在東漢滅亡、人心思定之后,誰還會買一個過了期的皇叔的賬?
通過這些實力和因素的對比之后,可以肯定的說:假設劉皇叔健在,諸葛丞相在世,五虎上將沒死,蜀漢仍然沒有滅掉曹魏的可能,在曹魏占據(jù)了天時與人和的同時,就已經(jīng)注定了蜀漢陪跑的命運。這也難怪諸葛亮亦師亦友的水鏡先生,在得知他出山輔佐劉備時,仰天長嘆道“孔明是得其主而不得其時”。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