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清朝,八旗制度就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因為沒有八旗制度,就沒有清朝的建立,或者說沒有清朝的入主中原。相信在大多數(shù)朋友眼中,八旗除了兩黃旗以外,其他的都是次要的,都是不重要的。畢竟,在我國古代是以黃色為尊,且只有皇室才能掌握并擁有黃色。
但事實卻并非如此,清朝的八旗制度分為上三旗和下五旗,其中上三旗為正黃旗,鑲黃旗以及今天的主角兒,正白旗!
今天知秀網(wǎng)小編就跟大家一起探討一下,為何正白旗能與兩黃旗并稱為上三旗,而其他五旗就只能名列末尾。
一,八旗制度的起源
清朝(滿族)的前身是女真族,而女真族有個傳統(tǒng),那就是全民皆兵,以家族為紐帶,或外出狩獵或對外征戰(zhàn)。女真族最基礎的團隊劃分為十人,一人為牛錄額真(女真語,首領的意思),九人為附從。
明朝萬歷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在吞并女真烏拉部后實力達到了短暫的巔峰,為了更好地掌控自己手下的人馬,他便對所有人進行了改編,即八旗制度的雛形,大概是300人設一牛錄(八旗核心的重中之重),以牛錄額真統(tǒng)領,并以黃,白,紅,藍四色為旗幟顏色,每一旗設一旗主(全部為自己的直系親屬),且每一旗的牛錄數(shù)不盡相同。
明朝萬歷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努爾哈赤的實力更進一步,因此他又增設甲喇這個量級,其中每五牛錄為一甲喇,并設甲喇額真一名。就當時而言,除了努爾哈赤親自統(tǒng)領的正黃旗以外,其他三旗的人員數(shù)量配備基本都是五甲喇。
同年年底,努爾哈赤因為見剩余青年丁壯過多,便下令再增加四旗,即后來的鑲黃旗,鑲白旗,鑲紅旗,鑲藍旗。與此同時,他又在八旗制度上增設了前鋒,驍騎,護軍三營,八旗制度的基礎框架就此正式確立,再往后,雖然清朝歷代統(tǒng)治者都在這個框架上有所增減,但核心基礎一直如此。
二,正白旗的地位起伏
清朝入關之前,其實沒有所謂上三旗與下五旗之分,即使是兩黃旗,也不過是人數(shù)多了一些,鎧甲顏色亮麗了一些。那為什么后來會出現(xiàn)這種劃分,而且還是正白旗異軍突起呢?這個其實要提到兩個人,或者說兩股勢力,他們分別是以多爾袞為首的白旗勢力(阿濟格,多鐸),以皇太極為首的黃旗勢力(皇太極與其他三大貝勒)。
多爾袞是努爾哈赤的第十四子,史料記載是非常受努爾哈赤的喜愛,甚至生前有將大汗之位(當時清朝未立國,名為后金)傳給他的想法。但皇太極此時站了出來,因為他是努爾哈赤的第八子,也是當時清朝核心統(tǒng)治層的四大貝勒之首。
努爾哈赤死后,皇太極以超乎所有人的心計先是整合四大貝勒,然后又逼死多爾袞的靠山即努爾哈赤大妃阿巴亥,并以此成功取得后金大汗的寶座。成為大汗后,皇太極又通過各種手段讓自己掌握兩白旗(他是正白旗,鑲白旗通過手段得來),并以此力壓其他六旗,成為后金說一不二的主人。
再往后,努爾哈赤先后除掉四大貝勒,自己獨立統(tǒng)治整個后金,并借機將努爾哈赤賜給多爾袞勢力的兩黃旗與自己的兩白旗互換(衣?lián)Q人不換),且以此最終確定了當時后金的政治形態(tài)。然而,皇太極再強也強不過歲月,最終還是在清朝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逝世于盛京后宮之中。
按理說即使皇太極去世了,也會有兒子繼承他的位置,因為當時清朝已經(jīng)改奴隸制為封建制,所有能者居之的汗位也變成了嫡系傳承的皇位。可問題在于,皇太極死后沒有明確地表明由誰繼位,所以盡管他的長子豪格手握正藍旗,且得到了兩黃旗的支持,卻還是不能順利繼位。原因在于,當時的多爾袞一伙也手握兩白旗,且通過威逼利誘迫使其他三旗不敢明確表明態(tài)度。
經(jīng)過長時間的撕扯后,清朝內部達成協(xié)定,由年僅6歲的皇太極第九子福臨繼位,即后來的清世祖順治皇帝。順治繼位后,多爾袞被任命為兩位輔政大臣之一,而此時的多爾袞也立刻開始清算所有不支持他的人,其中首當其中的就是皇太極長子,正藍旗旗主肅親王豪格。經(jīng)過五六年的時間流逝,多爾袞在把持朝政的過程中不僅將另一位輔政大臣罷免,還同時將朝堂上所有的非嫡系官員全部清除,并在各個要處安插自己正白旗的人員。
順治七年(公元1650年),終身無子的多爾袞逝世,此時此刻的順治帝才正式開始了自己的親政之路。但盡管多爾袞已經(jīng)逝世,順治帝卻還是無法擺脫正白旗的控制,因為經(jīng)過長年累月的侵蝕,朝堂上大半官員和崗位都有正白旗的身影,如果全部撤換那勢必會引起劇烈動蕩。因此,順治帝便下令,將正白旗與兩黃旗收歸皇帝所有,由皇帝擔任旗主,并下令只有這三旗才能駐守京城及附近(上三旗正式確立)。
最后,在清朝八旗中,正白旗之所以能和兩黃旗平起平坐,并被稱為上三旗。就是因為上文提到的這兩個原因,其一是多爾袞的大力扶持,其二是正白旗的前身太過特殊,即努爾哈赤時代的正黃旗人員配備。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