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一直以來是三國中公認的昏君,在人們的認知中,劉禪就是一個貪圖享受、無力治國的無能存在,即使是諸葛亮這樣放到歷史長河中都難有的天才,也沒有辦法輔佐他帶領(lǐng)蜀漢走向盛世。可是實際真的是這樣的嗎?癡呆傻只不過是人們給劉禪貼上的標簽,歷史可能真的不像人們所真正以為的那樣。諸葛亮在臨終前,劉禪曾問過一個問題,正是這個問題,也表現(xiàn)出了他并沒有人們所認為的那么傻。感興趣的讀者和知秀網(wǎng)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白帝城托孤
劉備在夷陵之戰(zhàn)慘敗后,積郁成疾,身體逐漸變得虛弱不堪,于是在白帝城托孤,將劉禪與蜀漢的未來通通托付給了諸葛亮,并且表示,如若劉禪有治理國家的才能,諸葛亮便好好輔佐他,如若劉禪不能夠好好治理國家,諸葛亮自可以取代劉禪,自己當皇帝,帶領(lǐng)蜀漢走向興盛。
復興漢室
但是,諸葛亮為人忠心,再加之古代的忠君思想的深入人心,他自然不可能真的跟劉禪搶皇帝的位置,于是用心輔佐,用出師兩表表明了真心,并教導劉禪治國的思想與方略,要劉禪整頓朝綱,興師北伐,復興漢室。
居安思危
而劉禪,即使在諸葛亮的百般教誨下,也沒有顯示出半點成長了的跡象,幾乎所有的事情都還是扔給諸葛亮去處理,自己卻落得清閑。諸葛亮在察覺自己的身體已經(jīng)是逐漸虛弱的情況下,不免擔心。就在這個時候,劉禪派人過來問:“丞相百年之后,子孫應如何自處之?”,而這,其實也就可以說明很多問題了。劉禪并不是做到了真正的“樂不思蜀”,他也懂得居安思危,同時,劉禪也在用這句話在試探諸葛亮的態(tài)度,可以說是一語雙關(guān)了。
處世智慧
事實上,蜀漢的衰微并不能完全怪到劉禪的身上,自從劉備夷陵之戰(zhàn)慘敗后,蜀漢就已經(jīng)是元氣大傷了,在人才凋零的情況下,別說劉禪了,即便是諸葛亮這般“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而劉禪所表現(xiàn)出來的清閑、奢侈,又何嘗不是一種自我保護?他越表現(xiàn)得昏庸,也就對于敵人來說越?jīng)]有威脅,那么敵人對于他就更有可能留他一命,這樣看來,實則也是有他自己的處世智慧的。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