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劉禪人生的事情,接下來跟著知秀網(wǎng)小編一起欣賞。
可憐后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劉禪字公嗣,蜀漢第二任皇帝,也是三國中,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任皇帝。劉禪繼位后,諸葛亮為托孤輔政大臣,基本上壟斷了軍政大權(quán),而劉禪本人更是聽從劉備的安排,事事都聽諸葛亮的,一者諸葛亮勞苦功高,位極人臣,二者諸葛亮在蜀漢有極其高的威望,最主要是,諸葛亮有卓越的政治軍事才能。就這樣,劉禪對于諸葛亮只能唯命是從,就連身邊的人,也有由諸葛亮精挑細選,而每次北伐,劉禪也積極響應(yīng),因此有諸葛亮在劉禪并沒有太大的自由。
諸葛亮死后,由于劉禪聽信讒言,寵信宦官黃皓,朝政日益頹廢。再加上姜維九伐中原,雖勝多敗少,但勞民傷財,蜀漢后期國力被掏空,基本沒做能征善戰(zhàn)之人。263年,司馬昭分三路大軍伐蜀,其中鄧艾偷渡陰平,攻克綿竹,兵臨成都劉禪猝不及防,投降曹魏,蜀國滅亡。劉禪投降后,又是怎樣度過余生的,以下筆者做簡要分析。
首先因蜀中產(chǎn)生變故,鐘會意圖謀反,劉禪被司馬昭押解回洛陽。劉禪投降后,司馬昭為了蜀漢局勢的穩(wěn)定,并沒有及時把劉禪收押,而是想借助劉禪在漢中的威望,震懾各部落軍隊以及蜀漢的人員,這樣可以更好的維護蜀漢穩(wěn)定。然而讓人出乎意料的是,姜維對蜀漢一直沒有死心,一心想著復(fù)國,并且告訴劉禪暫且隱忍時日,不久就可以復(fù)國。而姜維更是假意投靠鐘會,利用鐘會鄧艾都想爭奪功勞,挑撥二人的矛盾,并將鄧艾除去。這樣鐘會便在蜀漢一人獨大,而司馬昭對鐘會有心存疑慮,因此率軍進駐長安。而姜維卻告訴鐘會,司馬昭此舉世懷疑鐘會,聲稱主上疑慮,臣下也會不久將死。鐘會覺得姜維說的有道理,因此決心謀反。然而卻不幸走漏了消息,鐘會和姜維都死于亂軍之中。
成都發(fā)生叛亂,司馬昭更覺得劉禪在蜀中會有諸多不便,那些想著為蜀漢復(fù)國的人會賊心不死。因此司馬昭派人將劉禪以及蜀漢重要官員,押解回洛陽,這樣劉禪就被嚴(yán)加看管,再沒有反身的余地。
其次劉禪在洛陽受到嚴(yán)密的監(jiān)視,活動范圍狹小,雖被封為安樂公,卻始終只能深居簡出。劉禪被押解回洛陽后,被封為安樂公,而蜀漢太子也被封為奉車督尉,蜀中大小官員也都被封賞。司馬昭也沒有殺劉禪,對于劉禪日常生活的供,司馬昭也不曾少給,劉禪也算是錦衣玉食,美人相伴,雖然不像蜀中自由,卻也生活自在,可以歌舞升平。而劉禪更是善于做人,凡事小心翼翼,遇人更是謙卑,對司馬昭更是唯唯諾諾。司馬昭見劉禪也是個胸?zé)o大志之人,為人還算誠實,最為關(guān)鍵的是,劉禪手下曾多次想復(fù)國,均被劉禪拒絕,司馬昭才對劉禪放心,沒有殺害他。
再次司馬昭懷疑劉禪,劉禪卻說樂不思蜀,司馬昭最終沒殺劉禪。劉禪在蜀漢雖然為人中肯,唯唯諾諾,但他畢竟是蜀漢皇帝,司馬昭年事已高,因懼怕死后劉禪再次謀反,因此司馬昭經(jīng)常派人去試探劉禪。一日司馬昭確實對劉禪放心不下,因此宴請百官,當(dāng)然主要還是試探一下劉禪的忠心。宴會之上,司馬昭故意讓人跳蜀舞,蜀中的官員看到后,都淚流滿面,唯獨劉禪不動聲色。司馬昭見劉禪沒反應(yīng),便詢問劉禪:安樂公思蜀否?劉禪見司馬昭在問自己,便答道:此間樂,不思蜀也,司馬昭也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然而劉禪身邊的部下欲正卻勸說劉禪,下次司馬公再問是否思蜀,你就回答:親人墳?zāi)惯h在蜀地,無一日不想念。司馬昭見劉禪與他人在嘀咕,便再次詢問:安樂公當(dāng)真不思蜀?劉禪便把欲正交給他的話,原封不動的跟司馬昭說了。司馬昭聽后,覺得有些怪異,便詢問劉禪:此話好像不是安樂公所能說出,可是他人所教。劉禪大驚失色道:公何以得知,正是他人所教。司馬昭聽后大笑不止,百官無不大小,司馬昭對身邊的人說:安樂公如此中肯,我無憂矣。于是司馬昭決心不殺劉禪。
就這樣劉禪在洛陽平安的度過了余生,也算是富貴終生了吧。泰始七年(271念),劉禪逝世,晉朝追謚他為思公。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