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知道宇文化及發(fā)動政變,弒殺隋煬帝,他最后結局如何嗎?接下來知秀網(wǎng)小編為您講解
大業(yè)十四年(618)三月十一,暴君隋煬帝在江都被反對他的隋朝大臣們給聯(lián)合起來屠弒了。隋朝王室、外戚、貴族等被殺上百人,做了隋王朝的殉葬品。雖然此時尚有代王楊侑在京都長安城、越王楊侗在東都洛陽城打著隋朝的旗號,隋朝仍執(zhí)掌著三分天下;但是,歷史學家一般將隋煬帝被殺作為隋朝滅亡的標志性事件。
一、佞臣投機
宇文化及發(fā)動叛亂前后,許多朝臣已經(jīng)意識到時局的危難,江都發(fā)生變亂已經(jīng)不可避免了,只是時間問題了。而且時間已經(jīng)不可能無限期往后拖延了。
隋煬帝身邊的佞臣們不想跟著皇帝一起死,去做愚忠的臣子,便開始了見風使舵,為自己留后路,以免禍及自身。
在這些佞臣里,最著名的就是裴虔通、蘇威、裴矩了。
裴虔通經(jīng)常在皇帝身邊行走,在這場政變中充當?shù)氖莾炔拷討慕巧W鳛榕衍妰葢?,他是隋煬帝身邊的內鬼。一方面,他利用自身職務?yōu)勢,及時向外邊傳遞內宮信息,聯(lián)絡眾叛軍,一方面,他在宮里矯詔,不讓宮門上鑰匙,為叛亂入宮提供了最大的方便。
在隋煬帝被騷亂驚醒后,問裴虔通是怎么回事兒的時候,裴虔通還騙他說:“外邊失火了,大家正在救火呢?!毖酝庵?,請皇帝放心,沒出什么大事。
在叛亂實施后,一切陰謀昭然于眾后,隋煬帝問裴虔通要弒君嗎?心虛的裴虔通只好說不敢,只是想讓皇帝帶領大家回京師。
隋煬帝千防萬防,因為猜忌,殺了多少人,許多人因此成為冤死鬼,卻沒有防備自己身邊最近的人,終于罹難,真是可悲、可嘆。
蘇威是隋煬帝時期最為顯貴的大臣“五貴”之一,但是在后期早已不受待見,只是在家里閑居,謹言慎行,唯恐禍從口出。
當?shù)弥钗幕爸鲗У恼儼l(fā)生后,雖然年老體衰,但是蘇威的頭腦并不糊涂,明白只有第一時間去表忠心,才能避免殃及池魚。
于是,蘇威趕緊去拜見宇文化及。宇文化及見這位老臣風塵仆仆而來,也很意外,但是出于拉攏有名望的大臣、減少政變后的阻力著想,他也趕緊俯身行禮。
這樣一來,二人算是站在了同一條船上了。蘇威的一顆心總算是落地了,長出一口氣:身家性命無憂也。
黃門侍郎裴矩也早就預感到發(fā)生變亂將不可避免,他也為自己留下了后路。之前驕橫無禮、仗勢欺人的裴矩,在進入江都以后的一年多時間里,對一般的將士,乃至身邊的奴仆都很尊重,以禮相待,給眾人留下了好印象。
平時,裴矩還注意與隋煬帝保持一定的距離,給大家的印象是,他已經(jīng)不怎么得圣寵了。越是與皇帝距離拉得遠的人,一旦發(fā)生了政變,被殺的可能性就越小。這是裴矩的過人之處。
裴矩為了討好隋軍將士,曾經(jīng)向皇帝建議,允許隋軍將士們在江都娶妻成家。隋煬帝批準后,隋軍將士們感恩戴德的不是皇帝,而是裴矩。僅此一事,裴矩就在軍中樹立了良好的形象。
政變發(fā)生那天,裴矩沒事兒人一樣照常去上早朝,路上被亂軍圍住。當他從馬車里出來,叛軍們一看是黃門侍郎,便高呼:“裴黃門無罪!”
正在此時,宇文化及帶人來到。
裴矩忙上前行禮。
見此,深知裴矩在軍中頗有威望的宇文化及也只好以禮相待,對他進行慰諭。
二、忠臣盡忠
與那些見風使舵的叛臣不同的是,隋煬帝身邊還有一幫子忠臣。這些忠臣不愿意反叛皇帝,也不愿意與叛臣們同流合污,選擇了站在叛臣的對立面,并決定對隋王朝盡忠到底。
太子楊昭的兒子燕王楊倓、梁國公蕭鉅等人企圖率軍救駕,被叛軍拿獲殺害。
江陽縣長張惠紹與重臣裴蘊急切中,想矯詔發(fā)兵救駕,報告給虞世基,虞世基不敢矯詔,唯恐出事連累自己。結果耽誤了救駕的最佳時機,事后被殺。
右屯衛(wèi)將軍獨孤盛得知裴虔通要叛亂,大罵,并率兵阻攔被叛軍所殺。宇文皛率兵50人救駕,也被叛軍所害。
大將來護兒不愿屈服于叛臣,也被殺。
右侯衛(wèi)大將軍趙才雖然曾因勸諫隋煬帝被貶官,但是仍忠心于隋王朝。政變時,宇文化及矯詔將趙才騙出軍營。趙才剛出軍營就被人捕囚,押到宇文化及那里,宇文化及勸其入伙。
趙才默然不言,只是瞪著他。
宇文化及震怒,要殺趙才;但是轉念一想,趙才在軍中有威望,殺他不利于自己,就將其囚禁,之后又給釋放了。
給侍郎許善心拒不朝賀宇文化及,縱然是侄子來勸也不聽。宇文化及派人將其拉到朝堂,他看了宇文化及一眼,轉身就走。宇文化及大怒,將其連打帶罵給害死。許善心的母親范氏已經(jīng)九十二歲,撫著兒子靈柩笑道:“能死國難,我有兒矣。”然后,她絕食十幾天后死去。
裴蘊的兒子也被殺。有人曾勸虞世基的兒子虞熙逃走,為虞熙拒絕:“棄父背君,求生何地!”后也被殺。
三月二十七,宇文化及宣布率軍回長安。宇文化及以陳稜為江都太守,率軍鎮(zhèn)守江都??墒牵钗幕扒澳_剛走,陳稜后腳就在江都率滿城軍民披麻戴孝,為隋煬帝發(fā)喪。
折沖郎將沈光、虎賁郎將麥孟才、虎牙郎將錢杰等人深得隋煬帝信任,政變發(fā)生時,他們未能及時救駕,深感有愧于隋煬帝,就密謀發(fā)動反政變,殺死宇文化及等叛臣,為隋煬帝復仇。
麥孟才等人聯(lián)絡了數(shù)千人,準備趁夜發(fā)兵,沖擊叛軍。
但是,沈光部下陳謙跑到宇文化及那告發(fā),宇文化及得以逃出御營。宇文化及下令司馬德戡抓捕了麥孟才等人,阻止兵變發(fā)生。
沈光率軍殺入宇文化及軍帳,卻發(fā)現(xiàn)沒有人,知道大事難成,碰上叛臣、中書舍人元敏,怒而斬其首。
正在此時,司馬德戡率軍趕來,包圍了沈光,要其投降。沈光赤膊上陣,率軍沖殺,幾乎將司馬德戡部擊潰。司馬德戡又招來援軍,萬箭齊發(fā),沈光率部數(shù)百人死戰(zhàn),全部陣亡,無一人投降。
三、叛軍內訌
隋煬帝死后,宇文化及雖然擁立秦王楊浩為皇帝,但是掌權的還是他自己。楊浩只是一個傀儡。
可是,宇文化及無才無德,并無處理朝政的能力。歷史上的宇文化及與小說、影視中的宇文化及不是一回事,文藝作品中,顯然是將其父親宇文述的優(yōu)點全放在了他身上。所以,文藝作品中的宇文化及,歷史原型應該是宇文述,不是歷史上真正的宇文化及。
隋朝的朝政,宇文化及交給了自己養(yǎng)的幾個幕僚去干,自己在朝堂上聽政都不能決,令叛臣們很是失望。
返回長安途中,由于水路不通,宇文化及下令奪取百姓牛車,裝載金銀珠玉和美女,其他重東西都讓軍士們肩挑背扛,弄得隨行人員怨聲載道。
叛軍中的一部分將士紛紛找到司馬德戡,埋怨他不該擁戴宇文化及這個成不了大事的公子哥來當家。早就對宇文化及不滿的司馬德戡深感后悔,就與眾人密謀發(fā)動兵變,殺死宇文化及,改立自己為主。為保險起見,他們還聯(lián)絡了農民軍孟海公,結為外援。
可是,司馬德戡部下許弘仁、張愷等人跑到宇文化及那告發(fā)。宇文化及讓弟弟宇文士及率軍抓捕了司馬德戡等人。
宇文化及責問司馬德戡為何要造自己的反。司馬德戡回答:“本來殺昏君,是為了不受其毒害,沒想到擁立你,你比楊廣還暴虐,注定難成大事。既然如此,還不如廢掉你,更立明主!”
宇文化及雖然惱怒,卻又不得不承認司馬德戡所言不虛。縱然司馬德戡說得對,可是宇文化及也無法再留他性命,下令將他和其余密謀參與兵變人員全部縊殺。
至此,宇文化及算是將隋王朝最后的精銳部隊牢牢抓在了掌心。不久,見天下大亂,隋王朝難以為繼,他就弒殺楊浩,自己做了皇帝,國號許,年號天壽,以兒子宇文承基(文藝作品中人物“宇文成都”的原型)、宇文承趾為將。但不久,他所建立的大許國就在農民起義的驚濤駭浪中覆滅了。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