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惠王的故事大家喜歡嗎?今天知秀網(wǎng)小編就為大家詳細解讀一下~
魏惠王,魏武侯之子,魏國第三代國君。魏惠王在其父死時,與其弟公仲綬爭位。這時韓、趙兩國在公孫頎的策劃下,聯(lián)合進攻魏國,在濁澤大敗魏軍,并將魏惠王圍困在軍中。但在如何處置魏國上,韓、趙兩國發(fā)生了分歧。
趙國想讓魏國割地,而韓國主張將魏國分為兩個國家,魏分為二,國力就大為削弱,不會再對韓、趙構成威脅。趙國不同意韓國的主張,韓國不高興,就連夜帶著軍隊撤出戰(zhàn)場。結果惠王得以保住君位。
濁澤之敗并未損傷魏國的元氣,次年(公元前368 年)魏對韓、趙兩國發(fā)起反攻,''敗韓于馬陵,敗趙于懷。魏國打敗了韓、趙,保住了獨立,但是三晉聯(lián)盟由此破裂。
之后由于秦國、齊國的崛起,韓、趙、魏三家重新結為聯(lián)盟。魏惠王又就把國都從安邑東遷到梁,又稱為大梁。魏惠王遷都大梁后,便于對東部廣大地區(qū)的統(tǒng)治,同時也加強了對東方諸侯的控制,以抵消齊國在淮、泗諸侯中的影響。
公元前344年,魏惠王召集了逢澤之會,參加會盟的共十二個諸侯國,大概有宋、衛(wèi)、鄒、曹、魯、陳、蔡、許等淮泗一帶的小國,以及戰(zhàn)國七雄中秦國、趙國都在其中。
魏惠王當著各路諸侯的面前,擺出了天子儀仗,效法齊桓公九合諸侯,自稱''夏王'',并在諸侯間發(fā)號施令,試圖以逢澤之會確立魏國在列國間的統(tǒng)治。那么十二個諸侯國為何都不敢提出反對?
事實上,魏國當時是中原霸主,魏惠王魏罃即位正是魏國鼎盛時期。早在魏文侯時期,用李悝為相,實行政治改革,以樂羊、吳起等為將,富國強兵,開拓大片疆土,使魏國一躍為中原的霸主。所以淮泗一帶的小國自然不敢反對魏國,在當魏惠王遷都大梁的時候,魯、宋、衛(wèi)的國君都到魏國去朝見魏惠王,繼文侯、武侯之后,魏惠王又成為諸侯的領袖了。
逢澤之會上小國不敢反對,是意料之中,那么作為戰(zhàn)國七雄的趙國、秦國為何不反對魏惠王?為了聯(lián)絡趙國,魏惠王把榆次(今山西榆次)和陽邑兩地送給趙國,與趙君盟于漳水上。所以魏國與趙國此時的盟友關系,趙國自然沒有提出反對。
而秦國則是另有圖謀,商鞅認為秦國勢力暫時不是魏國對手,所以建議用尊魏為王的辦法來麻痹魏惠王。公元前344年,商鞅奉秦命游說魏惠王,勸他先稱王,然后圖謀齊、楚。魏惠王驕傲自大,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于是召開了逢澤之會。
逢澤之會后,魏國的強大,引起了諸侯的恐懼,于是韓國和齊國在共同反對逢澤之會的條件下親近起來。公元前341年,齊國采取誘敵深入的策略,將十萬魏軍殲滅,魏軍主帥龐涓自殺,太子申被俘。接著齊、秦、趙從三面夾攻魏國。齊國和宋國軍隊圍攻魏國的平陽。 公元前340年,秦國商鞅大破魏軍。在這樣接連的沉重打擊下,魏國喪失了中原霸主地位。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