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當中有一個人物,他的名字叫做王冕,算的上是這本書中的靈魂式人物了,雖然他的故事在文章中只有第一個章節(jié)出現(xiàn)了,但是他在書中所存在的意義確實十分巨大的。可以說他就是小說的作者十分向往的一個形象了。下面知秀網(wǎng)小編為大家?guī)碓敿毜奈恼陆榻B。
歷史上王冕這個人物是真實存在的,他是明朝時期的能人,在明史中有他的很多記載。他的一生是十分有追求自己的想法。最終他是以在山中隱居結(jié)束自己的一生。他的才能很大,甚至朱元璋多次想要讓他入京為官,但是他都拒絕了。這是為什么呢?背后又有著什么樣的故事呢?
首先是因為這個人確實是一個性情高潔的人,他天性聰明,但是又不求官爵也不喜歡交朋友,每天都喜歡自己在家里研讀書籍。他所追求的其實是古代先賢的那種獨立自主并且高尚的情操,他所喜歡的是那種隨心所欲自由無拘束的生活。他其實就像是竹林七賢那樣,不喜歡世俗的紛擾的人。也正是因為這樣,他在當官這樣的事情上一直都沒有太大的興趣。
還有就是受到他母親的影響,他母親在臨終的時候,給王冕留下了一句話。她對王冕說,我的眼睛看不見人了,但是我在這幾年的時間經(jīng)常能夠聽到被人說你學(xué)問很大,可以出去做官了。當官雖然是能夠光宗耀祖的事情,但是我看到那些做官的人大多都沒有好下場,更何況你這種性子去做官,娘怕你將來會因此受到禍害啊。你愿不愿意聽我的遺言,安安心心在家娶妻生子守著我的墳?zāi)?不要再去做官了,要是非要去的話我怕是要死不瞑目啊。聽完王冕的母親這樣說,王冕只能哭著答應(yīng)了母親的要求,并且用自己的一生來踐行這個諾言。
中國是把孝放在首位的,而王冕更是被稱為是中國古代的文人的偶像的,那么他肯定是十分孝順的人,如果他在自己的母親死后違背了自己的誓言,那么就注定成為一個不孝的人啊。從這里來看,這也是他一生中都沒有去做官的原因。
還有一種可能是因為這個王冕已經(jīng)將人心看透,在作者的塑造這下,王冕這個人已經(jīng)成了文學(xué)臆想中的文人的楷模。并且將王冕的內(nèi)容放在卷首,作者所希望的就是當代的文人能夠?qū)W習(xí)他的品德和精神。
基于這兩個點,其實王冕已經(jīng)成了一種超越現(xiàn)實的存在,有了一定的神化色彩了。而是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看破人心的能力了,他已經(jīng)達到了將世間的一切都看透,都能夠讀懂的地步了。在原著當中,在王冕知道京官要見他的時候,他就已經(jīng)開始所有的方法推脫不見,并且也要拒絕這場邀請。因為他早就在別人的口中得知了這個人的品質(zhì),這個人是一個品行十分不好的人,所以不能跟他有過多的聯(lián)系。
而朱元璋邀請王冕是在自己稱帝之后,王冕能夠看出來朱元璋是一個怎樣的人。他其實在朱元璋找他之前就已經(jīng)算到了這一點,這也是因為他知道朱元璋的性格,只能同苦,不能同樂。如果他在這個時候答應(yīng)朱元璋的邀請,去給他辦事的話,那么他很可能就會把自己的小命交代到朱元璋手里了。在他看來與其冒著生命危險做官,還不如自己隱居起來,這樣的不至于送命,也不至于落得一個身敗名裂的下場。就從這里我們就能夠看出來王冕已經(jīng)將一切都看透了。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