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里是知秀網(wǎng)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閼與之戰(zhàn)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說起趙奢,就不能不提閼與之戰(zhàn)。這就是他的成名之戰(zhàn),一舉擊潰了秦國的虎狼之師,打破了秦軍不敗的神話,這就是他一戰(zhàn)成名的原因。
很多人都認為趙奢僅僅是靠打了這一仗才成名的,這肯定是一個天大的誤會。先秦的歷史資料太缺乏,很多人物的事跡都被埋沒了,趙奢也是如此。
在閼與之戰(zhàn)前,趙惠文王先找到了名將廉頗和樂乘,他們兩個人的回答完全一致:路程太遠,救援不及;道路狹窄,很難援救。
在這樣的情況下趙惠文王就找到了趙奢,趙奢的話很簡單:這些客觀條件對敵我雙方來說都是一樣的,狹路相逢勇者勝,只要敢打敢拼,就一定能打贏。趙惠文王飛常贊同他的說法,就命令他前去救援。
從這里我們能看出什么呢?趙奢是當時僅次于廉頗和樂乘的大將,是當時排在趙國第三的名將。也就是說在此前,趙奢肯定是通過其他的戰(zhàn)爭證明過自己的人物。
關于趙奢,歷史上還有其他的幾個片段記錄,我們不妨來看一下。
一 趙奢原本是趙國征收田稅的官吏,有一次被派去收平原君趙勝家的田稅,平原君家的管家卻不愿意交稅,被趙奢斬殺了9個人。
平原君聽后大怒,準備殺掉趙奢。趙奢不卑不亢的說:作為王公貴族,你們家的下人不遵守國法。讓國家法度失去權威,最終會削弱國家實力。一旦外國來侵犯,趙國就滅亡了。趙國都沒有了,你還要那么多錢財干什么?平原君聽后就把他推薦給了趙王,掌管全國的賦稅。
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趙奢是一個非常有膽識的人,他面對強權毫不畏懼,最終還贏得了平原君趙勝的賞識,被提拔到更高一級的位置。
二 趙奢有一次出差到了齊國,碰到了齊國的名將田單。兩個人惺惺相惜就討論起了戰(zhàn)國時的軍隊和軍事問題,兩個人就有不同的看法。
田單認為一個國家有3萬士兵就足夠用了,太多就會勞民傷財。趙奢認為這個觀點過時了,最早天下有萬國,每個國家的人口不過3000多家,三萬軍隊夠用了?,F(xiàn)在卻只剩下了7個國家,三萬的軍隊。連保家衛(wèi)國都困難,更不要說去攻城略地了。
從這里我們不能看出趙奢非常具有與時俱進的戰(zhàn)略眼光,他并未因循守舊,一直都跟著時代的變化不斷的學習,提高自己的認識提高自己的認識。
三 趙括是趙奢的兒子,趙國在和父親談起兵法的時候,滔滔不絕頭頭是道,連她的父親都難以匹敵。
但趙奢卻對自己的夫人說,趙括不過是紙上談兵,到了實戰(zhàn)中一無是處。戰(zhàn)爭的關鍵在于知己知彼和抓住稍縱即逝的戰(zhàn)機,沒有這個能力,對于兵法再熟也沒有用處。象趙括這樣沒有參與過戰(zhàn)爭的人,不過是機械的用兵,到了戰(zhàn)場上必敗無疑。
從這里我們能夠看出,趙奢有識人之明。對于做大事的人這個能力就非常重要,只有能夠合理的運用人才,才能無敵于天下。
上邊講了這三個故事,就是為了證明趙奢的能力是比較全面的。他根本就不是通過一戰(zhàn)而成名的,一戰(zhàn)成名只不過是能力的體現(xiàn)。
回頭我們來看閼與之戰(zhàn),面對著窮兇極惡的秦軍,遠道而來的趙奢并沒有急于和秦軍決戰(zhàn),而是在五十里之外安營扎寨。
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麻痹秦軍,表現(xiàn)出自己消極畏戰(zhàn)。當然秦國的將領也不是傻子,就派出了一個探子,來打探趙軍的動向。
趙奢作為名將,一眼就識破了這個間諜。但他假裝不知道,還非常熱情的接待了他,表現(xiàn)出趙軍不敢輕舉妄動。把探子送走以后,他馬上開始積極備戰(zhàn)。
秦軍認為遠道而來的趙軍不敢發(fā)動進攻,就開始全力攻打閼于。這時的趙奢迅速發(fā)起進攻,和城內的趙軍配合夾擊秦軍,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擊敗了秦軍。
《孫子兵法》云:兵者詭道也。就是用兵第一要知己知彼,然后要用計騙過對手,在尋找薄弱環(huán)節(jié)發(fā)起猛攻。
這個道理每個人都懂,但能夠靈活運用的前提就是能夠做到知己知彼,并找到對方的破綻。這個能力一方面需要天分,另一方面需要戰(zhàn)爭的長期積累。
因此我們說趙奢能夠一戰(zhàn)成名,絕對是長期積累的結果。并不能說他一輩子就打了一次勝仗就有了津津樂道的資本,而是長期的戰(zhàn)爭經(jīng)驗積累,讓他有豐富的戰(zhàn)爭經(jīng)驗,才有了這樣的大勝。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