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爸爸:皮皮個性特別柔弱,一旦跟小朋友發(fā)生沖突,就只會哭,特別“沒出息”。
丁丁爸爸:丁丁怕一種翅膀上有紅色斑點的蛾子,每次看見這種蛾子,就緊張到不敢邁步。我給他講各種昆蟲知識,買相關(guān)的繪本給他看,但是都不管用。
娜娜媽媽:娜娜上學(xué)之后,特別容易緊張。總是一遍一遍檢查書包,擔(dān)心作業(yè)忘了帶,還很害怕遲到,出門稍微晚點就非得要求我跟老師請假。到了考試前夜,緊張到根本無法入睡。
面對一個膽小、敏感、慢熱、容易害羞的孩子,我們常常感覺非常“無力”。他們像是自帶一個電臺,專門接收一切有關(guān)“危險”的蛛絲馬跡,而我們的安撫和勸慰,總是對不準(zhǔn)他們的“頻道”,收效甚微。
時間長了,孩子默認(rèn)了“我不可以”、“我做不到”,越來越退縮,我們也因為沮喪而焦慮,因為失去耐心而暴躁。
如何幫助孩子走出困境?下面這些父母的方法,很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和借鑒。
主動幫孩子建立社交
希希爸爸:我們家希希3歲,是一個敏感、慢熱的孩子,經(jīng)常是想跟其他小朋友玩,但是又害怕,不敢主動參與,只能當(dāng)旁觀者。小眼神里,常常流露出又委屈又糾結(jié)的感受。
?爸爸的對策:
我會主動帶他到院子里,再招呼其它孩子一起玩。和他們一起玩“老鷹捉小雞”、“一二三木頭人”、“大灰狼捉小綿羊” 等游戲。孩子們最喜歡的游戲,就是在滑滑梯的時候,我坐在底部,讓他們把我“踹飛”。
在盡情的玩耍中,希希也逐漸開始改變。
有一天,我驚喜的發(fā)現(xiàn),希希看到別的孩子在玩捉迷藏,會主動要求加入一起玩。那些曾經(jīng)跟我一起玩過游戲的孩子,也會主動招呼希希去玩,游戲中還挺照顧她的。
小動作,是緩解恐懼的“法寶”
小鹿媽媽:我9歲的女兒小鹿爬樹時從樹上摔下來,手腕骨折,到醫(yī)院檢查后要做一個微創(chuàng)手術(shù),小鹿特別害怕。
?媽媽的對策:
我覺得害怕發(fā)生時,正是幫助孩子了解害怕情緒的好時機(jī)。
于是我問小鹿:害怕時你是什么感覺呢?她說會忍不住發(fā)抖。我說:“我也是啊,一害怕就渾身發(fā)抖。”于是開始夸張的表演,渾身亂抖一通。
小鹿忍不住笑起來,緊張的情緒也緩和了一些。在等待手術(shù)的過程中,我時不時就幫她揉揉胳膊捏捏手,撫摸肩膀和背部,按摩腿,她徹底放松下來。
把情緒分成10個等級
晴晴媽媽:晴晴害怕時常常會哭鬧,但是她又無法表達(dá)害怕的原因,我很著急,卻幫不到她。
?媽媽的對策:
為了讓晴晴說出自己的情緒,更了解她的感受,我和晴晴一起做了個“恐懼測量計”。我們畫了一把尺子,尺子的一側(cè)標(biāo)注了1-10的刻度。她為自己自己的情緒打分。
比如:
打屁股針是最令我恐懼的事??謶种笖?shù)到10!
夏天看到大個兒的蜘蛛,我怕它咬人,6。
我以前怕打雷,現(xiàn)在不怕啦,只有2吧。
那害怕了怎么辦呢?我們一起把想到的辦法寫在測量計的另一邊:
1-3:我能搞定!
4-6:找媽媽抱抱。
7-10: oh!深呼吸,再深呼吸!
然后我會和女兒一起想辦法去解決。
小小的測量計游戲,讓我“讀懂”女兒的情緒,及時的給她反饋和疏導(dǎo),現(xiàn)在晴晴越來越來越勇敢了。
用“親密接觸”,搞定分離焦慮
小叮當(dāng)媽媽:一直帶小叮當(dāng)?shù)睦牙岩驗樯眢w不好,回家休養(yǎng)了,換成了奶奶來幫忙。小叮當(dāng)特別不適應(yīng),總是黏著我,一聽說我去上班就掉眼淚。
?媽媽的對策:
我上班的時候,小叮當(dāng)給我打電話,哭著說:“我要媽媽抱!”我就會干脆地說:“好!媽媽抱你!媽媽也想你,變成小蝴蝶飛回來看你?!甭犖疫@么說,他的心情明顯就轉(zhuǎn)好了,停止哭泣。
周末,我會把所有的時間都留出來陪小叮當(dāng)玩,讓他開心,讓他笑。有時,也讓奶奶參與我們的“抱抱我”的游戲。我和奶奶站屋子一邊,大聲喊:“叮當(dāng)叮當(dāng),快來抱我!”孩子從另外一邊跑過來抱我們,最后往往是我們?nèi)齻€開心地抱在一起。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