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朝代,也是中國第一個有直接的同時期文字記載的王朝。下面知秀網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毜慕榻B,一起來看看吧。
從“公天下”到“家天下”的過程中,將王位的世襲制展現的淋漓盡致,自夏朝建立后,都城“似乎”定在洛陽。那個時候的夏朝還是很小的,與現在的中華大地相比,只能用巴掌大的地方來形容了。有的朋友可能會有疑問,為什么小編說夏朝都城“似乎”在洛陽呢?這是有原因的,目前無論是通過史料,還是出土文物,都沒有確鑿的證據說明夏朝真實的存在。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中國歷史都是從商朝開始下的原因。
據說夏朝最后一代國王叫桀,桀是歷史上“杰出”的暴君,奢淫無度、暴虐殘忍。那時候的百姓被桀折磨的苦不堪言,終于商湯把桀給弄死了,同時宣布存在于歷史數百年的夏朝正式被顛覆,而商朝隨之建立起來。商朝這個朝代最喜歡做的一件事就是各種遷都。
作為一個遷都上癮的朝代,商朝原始都城是毫,隨后遷都到“隞”,然后又遷都到了“相”,又遷都到“邢”,然后又遷都到“奄”,最后有遷都到了“殷”。針對遷都這件事來說,想都能想象的到,每次都要大動干戈,動用舉國之力,肯定得累個半死,所以遷都到“殷”后就再也不遷了,可能是太累了。話說回來,是什么原因讓他們總是遷都呢?
大概有兩個比較可靠的原因,其中一個原因是,黃河水總是不聽話,值不值就要發(fā)一下脾氣,看啥就想淹啥。而當時治水的能力有很匱乏,既然惹不起就只能躲起來了,于是就出現了各種遷都的行為。但是這種說法小編看來不是特別靠譜,為什么遷到“殷”就不泛濫了,而且一下就安靜了200多年,所以用這種說法來解釋商朝遷都,似乎有些差強人意。
另外一個原因是,商朝的王位制度問題。當然商朝也是王位世襲制,但是他們總是糾結在“父死子繼”和“兄死弟繼”這個問題上,到底哪個世襲方式比較合理呢?不用想,肯定是“父死子繼”的方式更合乎常理,老爹傳給兒子會較少很多的矛盾。而“兄死弟繼”的方式,很明顯會出現很多意想不到的問題。
大家可以試想一下,如果我掛掉了,我將我的王位傳給了我的弟弟,接下來我的弟弟也掛了話,他是將王位傳給他的兒子還是傳給我的兒子呢?如果他想將王位傳給我的兒子的話,他兒子肯定會跟他老爹說:“爸爸,你還是把王位傳給我吧,我可是你的親兒子啊!”。如果最終結果是這樣的話,我兒子肯定不答應,為啥這么做?我爸把王位傳給了你,你應該把王位傳給我,我再把王位傳給你孫子!
假如出現這種情況的話叫什么?這就叫王位爭奪。最終講理不好使那就動武吧,于是這個把那個給殺了,就遷都一次,剛遷都還沒有把椅子坐熱乎呢,又被殺了,然后再遷都,反反復復的明爭暗斗,導致了商朝的各種遷都。話說回來,那為啥到了殷就不遷都了?
每次遷都都要勞民傷財,再說那時代也沒有家政服務,經過多次的遷都后,大伙都累了。恰好到殷后,統(tǒng)治者盤庚又是一位很有作為的君主。眾多因素結合在一起,干脆以后就不再遷徙了。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