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氏在曹魏的崛起,絕對離不開司馬懿的經(jīng)營,他也成了曹魏的掘墓人。感興趣的讀者和知秀網(wǎng)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其實,相對來說魏明帝曹叡是有機會避免曹魏被司馬氏奪權(quán)的,但奈何,曹魏到最后也到了一定程度的人才匱乏期,因此曹叡只能即提防著司馬懿,又重用司馬懿,只是最后他也別無選擇,讓司馬懿再一次成為輔政大臣。
司馬懿也不含糊,搞了一手高平陵之變,曹氏的努力,為司馬氏做了嫁衣。
《晉書.宣帝紀(jì)》及天子疾篤,帝與曹真、陳群等見于崇華殿之南堂,并受顧命輔政。詔太子曰:「有間此三公者,慎勿疑之?!?/p>
曹丕病逝之前,是留下了三位輔政大臣,其中就有司馬懿,按照《晉書》的記載,當(dāng)時曹丕說了,要讓曹叡相信這三個人,如果有誰想要挑撥曹叡與三人之間的關(guān)系,不要輕易相信。
不過顯然曹叡有自己的想法,畢竟任何一位有能力的君主,都不希望自己被所謂的輔政大臣所牽制。
所以說,在曹叡在位期間,司馬懿堪稱是曹魏的救火隊長了,哪里有戰(zhàn)事,他就往哪里去,個人認(rèn)為,除了司馬懿有統(tǒng)兵之才外,不排除曹叡是以此將司馬懿從京城調(diào)離。
這樣的話,曹叡就可以在洛陽城實際掌控朝政,司馬懿對自己的影響不大。
《三國志.明帝紀(jì)》吳將諸葛瑾、張霸等寇襄陽,撫軍大將軍司馬宣王討破之,斬霸,征東大將軍曹休又破其別將於尋陽。
二年春正月,宣王攻破新城,斬達(dá),傳其首。
諸葛亮寇天水,詔大將軍司馬宣王拒之。
秋九月,安定保塞匈奴大人胡薄居姿職等叛,司馬宣王遣將軍胡遵等追討,破降之。
二年春正月,詔太尉司馬宣王帥眾討遼東。
可以看到,司馬懿的足跡遍及曹魏的所有戰(zhàn)區(qū)啊,面對孫吳東線, 遏制蜀漢的西線,挫敗孟達(dá)、北方匈奴的反叛,連最后和三國鼎足而立的遼東公孫氏,也是司馬懿平定的。
也就是說,曹叡在位時期,基本上司馬懿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外征討,曹叡以此為自己掌權(quán)創(chuàng)造時間和空間。
當(dāng)然還是那句話,司馬懿也要能力,不得不說,曹魏到后勤,當(dāng)年追隨曹操打天下的宗親舊部大多不在了,這些功勛的后代而已少有大才之人,虎父無犬子并不準(zhǔn)確啊。
雖然說曹魏的人才儲備情況要比孫吳、蜀漢強太多,但是不可否認(rèn),能夠頂替司馬懿出征的將領(lǐng)重臣太少了。
正是如此,曹叡即便對司馬懿不放心,也只能用他。
《三國志.陳矯傳》帝憂社稷,問矯:“司馬公忠正,可謂社稷之臣乎?”矯曰:“朝廷之望;社稷,未知也?!?/p>
當(dāng)初曹叡還問過陳矯,司馬懿是不是社稷之臣,陳矯也說得很明白,司馬懿在朝中很有威望,但是不是社稷之臣,不知道。
這些話就很有寓意了,一個在朝中有影響力的人,又是輔政大臣,但是司馬懿是不是曹叡可以托付重任的人,陳矯說不知道,這些話后續(xù)和曹叡心中所想不謀而合,司馬懿這樣的朝臣,還是提防一下比較好。
個人認(rèn)為,這基本上就是曹叡對司馬懿的態(tài)度,朝中無能臣可去征戰(zhàn),曹叡只能重用司馬懿,但如果可以的話,曹叡還是要削弱司馬懿勢力的。
最具代表性的舉動就是在,司馬懿在長期坐鎮(zhèn)雍涼,抵御蜀漢進攻的時候,曹叡沒動他,那時司馬懿可是大將軍啊,手握兵權(quán),但是在諸葛亮病逝后,曹叡有一個小舉動,那就是司馬懿雖然還坐鎮(zhèn)雍涼,可是被曹叡升為太尉了。
太尉本是古代中央掌管軍事的最高官員,可是曹魏有些特殊,當(dāng)年曹操廢三公制,曹丕時恢復(fù)過一段時間,但是后來又撤銷了,而曹叡算是為了司馬懿,再度恢復(fù)了太尉之職。
這曹叡是用心良苦啊,多么“器重”司馬懿,還特意恢復(fù)了太尉的職銜,但說到底,曹叡不就是削去了司馬懿的大將軍之位嗎?大將軍可是掌握實權(quán)的。
所以說,這不就是曹叡鳥盡弓藏的意思嗎?如果不是后來曹魏要征討遼東,曹叡也不會再度讓司馬懿統(tǒng)兵,還是那個問題,曹魏后期也是處于人才匱乏階段啊。
我們再來說說曹叡病重時,留下輔政班底的事情。
《漢晉春秋》帝以燕王宇為大將軍,使與領(lǐng)軍將軍夏侯獻(xiàn)、武衛(wèi)將軍曹爽、屯騎校尉曹肇、驍騎將軍秦朗等對輔政。中書監(jiān)劉放、令孫資久專權(quán)寵,為朗等素所不善,懼有后害,陰圖間之,而宇常在帝側(cè),故未得有言。
原本曹叡留下的是曹宇,夏侯獻(xiàn)、曹爽、曹肇、秦朗,前四個人不用多說了,都是曹氏宗親,曹宇是曹操的兒子,在宗室中地位還是有的,秦朗則是曹操繼子。
而且秦朗還被曹叡特意安排過軍功。
《三國志.明帝紀(jì)》保塞鮮卑大人步度根與叛鮮卑大人軻比能私通,并州刺史畢軌表,輒出軍以外威比能,內(nèi)鎮(zhèn)步度根......比能遣子將千馀騎迎步度根部落,與尚、弼相遇,戰(zhàn)於樓煩,二將沒。步度根部落皆叛出塞,與比能合寇邊。遣驍騎將軍秦朗將中軍討之,虜乃走漠北。
秦朗曾經(jīng)出征過鮮卑,而且是打勝了,在軍中也是有一定的威望。
顯然曹叡的意圖就是把執(zhí)政班底全部放上曹氏宗親,畢竟曹芳還是個孩子,這要是讓他人輔政,曹魏的天下危矣啊。
可尷尬的是,劉放、孫資通過“死諫”,阻止了曹叡原本對托孤重臣的安排。
后面就是大家熟知的了,司馬懿、曹爽輔政,而甘愿做富家翁的曹爽,哪里是司馬懿的對手。
而且當(dāng)時劉放、孫資是強行幫著病重的曹叡執(zhí)筆,寫下了詔書,不排除當(dāng)時曹叡已經(jīng)受到了一定的威脅。
等到司馬懿回來的時候,還上演什么痛哭流涕的戲碼,曹叡還讓曹芳抱著司馬懿的脖頸,拉近一下感情。
可能到最后,曹叡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無法解決司馬懿這個可以危及曹魏根基的重臣了,也只能被迫任用,避免司馬懿直接發(fā)難。
不然的話,如果可以,曹叡不是不可以讓司馬懿當(dāng)輔政大臣,但是沒必要只留下兩位輔政大臣啊,他可以繼續(xù)保留之前的5為輔政大臣方案,可以排除曹宇,讓司馬懿頂上。
這樣的話,司馬懿想要奪權(quán)就不那么容易了,搞出一個脆弱的兩位輔政大臣模式,他又不是不知道曹爽難敵司馬懿,這不就是給司馬懿機會嗎?
這是不是陳矯所說的,“朝廷之望;社稷,未知也”,曹叡不是不想壓制司馬懿,可能更多的是,局勢不允許吧。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