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龍政變中逼武則天退位的五位大臣為什么無一人善終?下面知秀網(wǎng)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毜慕榻B,一起來看看吧!
晚年的武則天因志得意滿,逐漸開始耽于享樂,并開始大修宮殿、佛寺,又修建歌功頌德的紀念碑“天樞”于皇城端門外。老病纏身的武則天長時間不能上朝,對朝政的控制力也有所下降,而她的面首張易之、張昌宗兄弟逐漸突破男寵的限制,開始插手朝政。
當時張易之與張昌宗二人倚仗武則天的寵信,專權跋扈,朝廷百官都畏之如虎,甚至連武則天的子侄武承嗣、武三思等都爭相給張易之執(zhí)鞭轡,叫他五郎而不敢直呼其名。據(jù)史料記載,武則天的孫女永泰公主僅因與老公武延基和皇兄李重潤一起“嚼舌頭”,議論面首張易之、張昌宗兄弟倆與武則天淫亂后宮的事情,不想被張易之的耳目聽到,張易之添油加醋向武則天進讒言,武則天一氣之下,將這三人一起處死。
張易之與張昌宗插手朝政引起了許多人的不滿,而永泰公主之死也讓李姓子孫明白張易之、張昌宗兄弟已經(jīng)對他們產(chǎn)生了巨大威脅,除掉張氏兄弟刻不容緩。
于是一場政變正在醞釀。
神龍元年(705年),武則因病避居迎仙宮,迎仙宮中只有張易之、張宗昌侍奉武則天左右,外人不得入內(nèi),甚至連宰相也難見到她。張柬之和桓彥范、敬暉等大臣決定乘武則天病重之時誅殺張易之張昌宗兄弟,逼病重的武則天讓位,復辟唐朝。
2月20日,鳳閣侍郎張柬之、鸞臺侍郎崔玄暐(wěi)、左羽林將軍敬暉、右羽林將軍桓彥范、司刑少卿袁恕己聯(lián)絡右羽林衛(wèi)大將軍李多祚、左羽林將軍李興宗等發(fā)動政變,率禁軍五百余人,沖入宮中,殺死二張,隨即包圍武則天所寢集仙殿,逼迫武則天退位。
次日,武則天命太子李顯為監(jiān)國。第三天,武則天禪讓。第四天,李顯正式復位。政變成功后,張柬之被封為漢陽王、敬暉被封為平陽王、桓彥范被封為扶陽王、袁恕己被封為南陽王、崔玄暐(wěi)被封為博陵王。
但是這場政變只是誅殺了武則天的兩個男寵張昌宗、張易之,以及兩個人的黨羽。而以武三思為代表的武家人卻幾乎毫發(fā)無損,在朝廷上繼續(xù)擔當重任,這為以后張柬之等五人不幸的下場埋下了后患。
不久,張柬之等五人被武三思和韋后譖毀,唐中宗一怒之下將他們五個人全部貶官。敬暉赴任崖州不久就被凌遲處死。接著,張柬之在新州憂憤病死,崔玄暐在嶺南病死,桓彥范、袁恕己二人則被李顯派遣的使者殺害。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