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和清朝,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后的兩個封建王朝,常常會因為統(tǒng)治者的民族不同而被后世拿來比較。在滅亡的原因上,二者不盡相同。明朝亡與內(nèi)憂外患,并且還有各種自然災害,清朝則是在列強的入侵下加速了滅亡。但仔細分析之后會發(fā)現(xiàn),在二者眾多滅亡的原因中,有一點是非常相識的——都養(yǎng)了一群“吸血鬼”。明末的吸血鬼就是老朱家那成千上萬的藩王,不干活,凈吃國家財政。清末的則是八旗子弟,和明末藩王如出一轍。
八旗制度是滿清能夠成功崛起并最后入關統(tǒng)治全國的重要因素,說到底也就是一種戶籍制度。但它和普通的戶籍制度又不同,它不僅包括一般的社會組織職能,也具備軍事組織的職能。當年清朝靠的就是一支八旗勁旅,從關外殺進關內(nèi)。在入主中原的過程中,八旗軍立下了汗馬功勞,因此也就要從愛新覺羅家的蛋糕中分得一塊。畢竟入關以后也需要八旗子弟來維護統(tǒng)治,所以皇帝不可能卸磨殺驢,只能好好養(yǎng)著他們。
清朝入關后,但凡是和皇室沾親帶故的八旗子弟,紛紛授予了各個等級的爵位,比如什么貝勒、貝子之類的。沒有血緣關系有戰(zhàn)功的,也能夠在軍中擔任參領一類的小軍官。即便是在八旗中混日子的,也能夠憑借的旗兵的身份領到一份工資。為了維護統(tǒng)治,優(yōu)待八旗子弟是必要的,畢竟一旦有事,需要他們?nèi)ベu命。但清朝犯了和明朝一樣的錯誤:允許八旗子弟世襲罔替!不僅如此,還不允許他們從事“低賤”職業(yè),生怕“辱沒祖先”。
隨著清朝的逐漸穩(wěn)定,人口開始大量增長,八旗子弟也越來越多。從清初到清末,八旗子弟的人口何止翻了數(shù)倍?因為長期不打仗,八旗軍的戰(zhàn)斗力也大多退化,甚至連頂著驍騎校頭銜的軍官,連馬都不會騎。八旗子弟都非常會玩,什么打茶圍、蓄畫眉、玩票、賭錢、斗蟋蟀、坐茶館……你能想到的,就沒有他們不會玩的。反正是除了勞動,讓他們干啥都行。但即便如此,清政府每個月該給他們的錢還是得給。
順治年間,清廷給八旗子弟的還不算多,有軍籍的每人每月2兩百姓,其他的匠役也能拿到1兩。隨著康熙年間國庫的不斷充實,八旗子弟的福利也漲了上去。不僅平常的賞銀變多了,出征打仗的更是能拿兩倍工資,家人也能得到額外的賞銀。除了貨幣上的獎勵,住宅土地自然也少不了。但八旗子弟都以勞動為恥,所以他們會把土地都租給漢人,自己只管坐著收租。
這還只是一般的旗人,如果是和皇室扯上關系,那待遇就更加豐厚了。即便是努爾哈赤叔祖父的后人,血緣疏遠到這份上了,每個男丁依舊能領到一筆不菲的福利。出生時朝廷會給24兩、結婚時20兩,即便是死了,他的家人也能夠領到30兩。除了這些大事補貼,他每個月還能領到最多5兩的賞錢。多得不說,如果只算這個人活到60歲,每個月只領4兩白銀,這就是2880兩。再加上另外的74兩,他一輩子就能有大約3000兩白銀的補貼。
清朝的皇帝是比較高產(chǎn)的,僅僅愛新覺羅家的后代,到了清末就不止數(shù)萬了。當年甲午戰(zhàn)敗后,日本向清廷索要的“贖遼費”是3000萬兩白銀,這筆錢看似很多,其實也就夠養(yǎng)一萬名愛新覺羅氏的旗人。如果當時的白銀僅用700元人民幣來折合,3000兩就是210萬元!晚清的中國是落后挨打的歷史,今天讓列強打趴下了明天就得跟人家把賠款數(shù)額定下來,后天就得給人家送過去。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