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即前蜀高祖,字光圖,小字行哥,五代十國時期前蜀開國皇帝,在位共12年。下面知秀網(wǎng)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毜慕榻B,一起來看看吧。
王建于唐末加入忠武軍,成為忠武八都的都將之一。因救護唐僖宗有功,成為神策軍將領(lǐng)。后被排擠出朝,任利州刺史,此后不斷發(fā)展勢力,逐漸壯大。天復三年(903年)被唐昭宗封為蜀王,成為當時最大的割據(jù)勢力。天復七年(907年),唐朝滅亡,王建因不服后梁而自立為帝,國號大蜀,史稱“前蜀”。光天元年(918年)六月初一日,王建病故,終年七十二歲,廟號高祖,謚號神武圣文孝德明惠皇帝,葬于永陵。
人物生平
早年經(jīng)歷
王建為人隆眉廣額,龍睛虎視,機略拳勇,出于流輩。據(jù)說他的祖祖輩輩都是做餅師的。
王建年輕時是個無賴之徒,以殺牛、偷驢、販賣私鹽為業(yè),被鄉(xiāng)人稱為“賊王八”。后來,王建犯罪入獄,被獄吏偷偷放走,藏匿在武當山上。武當山僧人處洪遇到王建,相面驚奇說:“子骨法甚貴,盍(何不)從軍自求豹變”,指點他前去投軍。王建于是到忠武軍(今河南淮陽縣)從軍,后節(jié)度使杜審權(quán)提拔他為列校,從征王仙芝有功。
護駕有功
中和元年(881年),黃巢起義軍攻陷長安,唐僖宗逃往巴蜀。忠武軍監(jiān)軍楊復光率八千兵馬擊退黃巢,并將部隊分為八都,任命牙將鹿晏弘、晉暉、王建、韓建、張造、李師泰、龐從等八人為都頭。楊復光率八都頭擊敗了朱溫,攻克鄧州。
中和三年(883年),楊復光病逝,鹿晏弘率八都前往巴蜀迎駕,沿途擴充兵力。鹿晏弘行至興元(今陜西漢中)后,驅(qū)逐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牛叢,自稱留后。中和四年(884年),唐僖宗任命鹿晏弘為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王建等人皆領(lǐng)刺史。不久,鹿晏弘率部東歸,而王建則與晉暉、韓建、張造、李師泰四人入蜀,面見唐僖宗,被十軍觀軍容使田令孜收為養(yǎng)子。唐僖宗將五人的部隊并入田令孜麾下,賜號“隨駕五都”,官拜衛(wèi)將軍。
光啟元年(885年),唐僖宗返回長安,命王建等人統(tǒng)領(lǐng)神策軍,宿衛(wèi)宮中。不久,河中節(jié)度使王重榮因與田令孜爭鹽池,聯(lián)合河東軍進犯長安,唐僖宗逃往鳳翔(今陜西鳳翔)。光啟二年(886年),唐僖宗又逃往興元。王建被任命為清道使,并負責保護玉璽。逃亡途中,山中棧道被燒毀,王建拉著僖宗的馬,冒著煙火突圍而出。在休息時,唐僖宗枕著王建的腿睡著了,睡醒后,又將自己的御衣賜給王建。到了興元,命王建遙領(lǐng)壁州(今四川通江)刺史,開創(chuàng)了將帥遙領(lǐng)州鎮(zhèn)的先河。
初入蜀中
田令孜因擔心僖宗加罪,要求擔任西川監(jiān)軍,前往成都依附任西川節(jié)度使的同母弟弟陳敬瑄,并推薦樞密使楊復恭擔任觀軍容使。楊復恭上臺后就排斥田令孜的黨羽,王建因為是田令孜的養(yǎng)子,被外放為利州(今四川廣元)刺史。
光啟三年(887年),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楊守亮對王建十分忌憚,屢次召他前往興元,王建都沒有聽從。后來,王建在龍州司倉周庠的建議下,招募八千士兵,順嘉陵江襲擊閬州(今四川閬中),并驅(qū)逐閬州刺史楊茂實,自稱閬州防御使。王建在閬州招兵買馬,擴張勢力,并在牙將張虔裕、部將綦母諫的勸說下,網(wǎng)羅人才,善待百姓,堅守尊奉唐室的大義名分。
攻打敬瑄
王建與東川節(jié)度使顧彥朗曾同在神策軍中,關(guān)系很好,陳敬瑄對此非常忌憚,害怕他們二人圖謀西川,并問計于田令孜。田令孜道:“王建是我的兒子,我只要寫一封信,就能把他叫來。”陳敬瑄大喜,派人拿著田令孜的書信去召王建前來。
王建得信后,非常高興,到梓州(今四川三臺)面見顧彥朗,道:“父親召我前去,我也想到成都去見陳公,向他求取一個藩鎮(zhèn)的位置?!辈⒓揖焱懈督o顧彥朗,自率精兵二千西去成都。誰知王建剛剛行到鹿頭關(guān)(今四川德陽東北),陳敬瑄在幕僚李乂的勸說下又后悔了,命王建返回閬州,并加強城池防御。王建大怒,攻破鹿頭關(guān),敗漢州刺史張頊于綿竹,奪取漢州(今四川廣漢)。
王建又進軍學射山,擊敗西川偏將句惟立,一舉攻取德陽。陳敬瑄遣使責問王建,王建道:“父親召我前來,半路又命我回去,顧公一定會懷疑我,我已經(jīng)沒辦法了?!北硎咀约阂呀?jīng)沒有退路了。不久,顧彥朗任命弟弟顧彥暉為漢州刺史,出兵幫助王建,圍攻成都。顧彥暉圍攻成都三日,見無法破城,便返回漢州。
不久,唐昭宗即位,命左諫議大夫李洵為兩川宣諭和協(xié)使,下詔令顧彥朗罷兵停戰(zhàn)。顧彥朗則要求朝廷另派大臣鎮(zhèn)守蜀地,并為王建求取節(jié)度使的官職。
奪取西川
文德元年(888年),王建進攻彭州,并大掠西川十二州。唐昭宗任命宰相韋昭度為西川節(jié)度使,同時將西川的邛州(今邛崍)、蜀州(今崇州)、黎州(今漢源北)、雅州(今雅安)劃為永平軍,治邛州,任命王建為永平軍節(jié)度使。
陳敬瑄不肯奉詔,唐昭宗便派韋昭度與顧彥朗出兵討伐,又任命王建為招討牙內(nèi)都指揮使。龍紀元年(889年),王建大破眉州(今眉山)刺史山行章于新繁(今新都區(qū)新繁鎮(zhèn)),虜獲萬余人,伏尸四十里,又擊敗屯守彭州的威戎節(jié)度使楊晟和山行章的五萬援軍。陳敬瑄再次發(fā)兵七萬增援山行章,兩軍相持百余日。王建再敗山行章于廣都(今雙流),山行章請降。大順元年(890年),圍攻成都,侍奉韋昭度十分小心。簡州(今簡陽西)、資州(今資中)、嘉州(今樂山)、戎州(今宜賓)、雅州、邛州、蜀州前后來降。
韋昭度率兵圍攻成都三年,且聚兵十余萬,難以破城,朝廷有意休兵。大順二年(891年),唐昭宗下詔恢復陳敬瑄官爵,令顧彥朗、王建罷返回鎮(zhèn)地。
王建接到詔書后,不愿罷兵,上表請求繼續(xù)攻城。王建又勸韋昭度道:“關(guān)東各藩鎮(zhèn)才是朝廷的心腹大患,您還是回朝做宰相吧,這里交給我就可以了?!表f昭度猶豫不決。王建又命士兵殺死韋昭度的親兵,并道:“士兵們餓了,要吃人肉!”韋昭度嚇壞了,將符節(jié)留給王建,任命其為知三使留后兼行營招討使,自己當天就返回京師。韋昭度走后,王建派兵扼守劍門(今劍閣北),切斷了中原與兩川地區(qū)的聯(lián)系。
此后,王建將成都團團圍住。田令孜登上城頭對王建道:“我與您這么好的關(guān)系,怎么到了這個地步!”王建道:“我和您的父子之恩,怎么能忘!但我可是奉皇帝之命,討伐不聽詔令的人!”田令孜無奈,當夜進入王建軍營,交出西川節(jié)度觀察牌印。次日,陳敬瑄開門投降,王建入城,自稱留后,時為大順二年(891年)八月二十六日。王建將陳敬瑄送往雅州,又任命田令孜為監(jiān)軍,但王建屢次請求朝廷殺此二人,朝廷不許,王建便于景福二年(893年)四月找借口把這兩人殺了。
大順二年(891年)十月初六日,唐昭宗正式任命王建為檢校司徒、成都尹、劍南西川節(jié)度副大使知節(jié)度事、管內(nèi)觀察處置云南八國招撫等使。
王建既得西川,留心政事,容納直言,好施樂士,謙恭簡素,用人各盡其才。但猜忌好殺,諸將有功者,多因事被誅。
吞并東川
王建攻陷成都一個月后,東川節(jié)度使顧彥朗病逝,其弟顧彥暉繼任。十二月,唐昭宗命宦官宗道弼(一作宋道弼)為使,賜顧彥暉旌節(jié)。綿州(今綿陽)刺史常厚(楊守厚)拘押宗道弼,并攻打梓州(今三臺)。王建得知后派建遣李簡、華洪(即王宗滌)等人討伐常厚。此時的王建已有吞并東川之心,對李簡等人道:“你們擊破常厚,顧彥暉一定會犒軍,倒是把他一起拿下。”李簡等人在鐘陽擊敗常厚,奪回旌節(jié),讓宗道弼將其送到顧彥暉處。顧彥暉得到旌節(jié)后,卻因王建養(yǎng)子王宗弼的通風報信而稱病不肯犒軍,王建的計劃落空。
景福二年(893年),王建被加封為同平章事。乾寧二年(895年),邠寧節(jié)度使王行瑜、鎮(zhèn)國節(jié)度使韓建、鳳翔節(jié)度使李茂貞聯(lián)合進逼京師,誅殺宰相韋昭度、李溪,并謀廢唐昭宗。李克用在河東起兵勤王,王建也派簡州刺史王宗瑤帶兵救駕。同年,王建以顧彥暉不出兵為由,命王宗滌討伐東川。不久,王宗滌在楸林擊敗顧彥暉,斬殺敵將羅璋,進圍梓州。
乾寧三年(896年),王建在唐昭宗的詔令下,罷兵返回成都。同年七月,李茂貞再次進犯京師,燒毀宮殿,唐昭宗逃往華州(今陜西華縣)。王建得知后,上表請求皇帝遷都成都。不久。王建被任命為鳳翔西面行營招討使,討伐李茂貞。
乾寧四年(897年),王建再次命王宗滌攻打東川,又命王宗謹攻打鳳翔。不久,王建命王宗侃取渝州、王宗阮取瀘州,開通峽路。同年五月,王建親自率兵攻打東川。不久,唐昭宗任命諫議大夫李洵為兩川宣諭使,詔令王建罷兵。王建不肯奉詔。唐昭宗貶王建為南州刺史,任命李茂貞為西川節(jié)度使。李茂貞拒絕接受任命,唐昭宗只得恢復王建官爵。十月,梓州城破,顧彥暉自殺,王建任命王宗滌為東川留后。
加封蜀王
光化三年(900年),王建兼任中書令,東川、信武軍兩道都指揮制置等使,賜爵瑯琊王。天復元年(901年),王建被改封為西平王。同年,宦官韓全誨將唐昭宗劫持到鳳翔,被梁兵圍在城中。李茂貞堅守不住,打算求和。王建暗中派人勸說李茂貞,讓其堅守城池,并稱自己會出兵救援。不久,王建派王宗滌攻取興元。天復二年(902年),武定節(jié)度使拓跋思敬歸降王建,王建終于得以兼并山南西道。天復三年(903年),荊南節(jié)度使成汭兵敗身死,王建趁機奪取夔州(今重慶奉節(jié)東)、施州(今湖北恩施)、忠州(今重慶忠縣)和萬州(今重慶萬縣)。八月,王建被封為守司徒,進爵蜀王。
天復四年(904年),王建與李茂貞修好,將女兒(即普慈公主)嫁給李茂貞的侄子李繼崇。不久,朱溫弒唐昭宗,立唐哀帝,并遷都洛陽,改元天祐。但王建仍使用天復年號,并在成都設(shè)立行臺,自行任命官員。天復六年(906年),王建取歸州(今湖北秭歸縣),占有三峽之地。
開國稱帝
天復七年(907年),朱溫篡位,建立后梁。王建不承認后梁的正統(tǒng)性,并傳檄天下,要聯(lián)合各藩鎮(zhèn)討伐朱溫。但是,各藩鎮(zhèn)都知道王建的真實用意,無人響應(yīng)。王建又打算稱帝,并寫信給晉王李克用,主張二人“各帝一方”,李克用沒有同意。與此同時,兩川之地不斷有祥瑞出現(xiàn)。同年九月,王建召集將佐,商議稱帝之事,眾將都勸道:“大王雖然忠于唐朝,但是唐朝已經(jīng)滅亡,正所謂‘天與不取,反受其咎’啊?!庇谑?,王建率領(lǐng)官員、百姓痛哭三日,隨后于九月二十五日即皇帝位,國號大蜀,并大封百官、諸子。
翌年正月,王建在成都南郊祭天,然后大赦境內(nèi),改元武成。同年六月,王建加尊號為英武睿圣皇帝,并立次子王宗懿為皇太子。武成二年(909年),王建頒行《永昌歷》。
永平元年(911年)正月,普慈公主與丈夫李繼崇不和,要求返回成都,王建便把公主召回。李茂貞大怒,發(fā)兵攻打蜀國邊境。王建命王宗侃、王宗祐等人討伐岐國。王宗侃在青泥戰(zhàn)敗,被圍困在西縣。王建親自出征,岐軍方才退去。
晚年去世
永平二年(912年),王建因擊退李茂貞入侵而受尊號為英武睿圣神功文德光孝皇帝。同年五月,朱溫派光祿卿盧玭出使蜀國,并在書信中稱其為兄。
永平三年(913年)七月初七,寵臣唐道襲因與太子王元膺(即王宗懿)不和,對王建誣稱太子謀反。次日,王元膺屬下驚懼之下,發(fā)動兵變,殺死唐道襲。王建派兵鎮(zhèn)壓,王元膺逃到民間,藏匿起來。后王元膺被人認出,被衛(wèi)兵殺害。王建乃廢王元膺為庶人,立鄭王王宗衍為太子。
永平五年(915年),王建興建扶天閣,并將功臣畫像掛在閣中。通正元年(916年)十二月,王建改國號為“大漢”,改明年為天漢元年。
天漢元年(917年)十一月,王建祭天發(fā)生“大風拔木”的兇兆,翌年正月初一日恢復“大蜀”國號。光天元年(918年)六月初一日,王建病故,終年七十二歲,廟號高祖,謚號神武圣文孝德明惠皇帝,葬于永陵。皇太子王宗衍繼位,改名王衍。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