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修的性格特點是怎樣的介紹
楊修是一個知識淵博、才華橫溢但又恃才放曠、不知檢點,說話不分場合、不看對象,做事草率、輕舉妄動的人。
楊修之死為什么怪不得曹操,懂的收放自如才是大軍師。在謀略上,楊修確實是一位大軍師。從他輔佐曹植與司馬懿輔佐曹丕中可以看出來,曹丕曹植兩人來回過招而不敗,能和司馬懿打個平手也是很厲害了。只是為什么曹操要讓楊修死?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想要釋放更多,要懂得收斂。楊修就是一味的釋放自己的才能,讓曹操厭煩才惹來殺身之禍。
對楊修的死,《三國演義》中解釋為“原來楊修為人恃才放曠,數(shù)犯曹操之忌”。一針見血的指出,楊修之死與他的“恃才”和“犯曹操之忌”有關(guān)。
《三國志》中也寫到“太祖既慮始終有變,以楊修頗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於是以罪誅修”。這里雖然提到楊修那“袁氏之甥”的身份也是導(dǎo)致其被殺的原因之一,但也承認(rèn)楊修之死和他的才華有關(guān)。
于是這又出現(xiàn)了另一個問題:說起才華的話,曹操手下,有才華的人真是不可勝數(shù)。像郭嘉、程昱、荀彧、賈詡之流哪一個不是才華橫溢。為什么他們就沒有因為才華招來曹操的忌妒?那么是因為楊修的才華犯了曹操的忌諱嗎?眾所周知,曹操這個人并不是一個小氣的人。就拿張繡來說,當(dāng)年發(fā)動兵變殺了曹操的兒子和愛將典韋,后來又投降曹操,還是受到了曹操的禮遇。大度的曹操連殺子之仇都可以諒解,為什么就不可以原諒楊修對自己的冒犯呢?
那么是不是楊修有什么特殊的“才”,這才會讓大度的曹操無法容忍,而一定要將他除之而后快呢?《三國演義》中楊修的才華主要是通過以下事件來體現(xiàn)的:
闊門事件
曹操讓人造一座花園,造好后,曹操去看了一下,然后在門上寫上了個“活”字就走了,結(jié)果是“人皆不曉其意”,楊修卻說:“‘門’內(nèi)添‘活’字,乃闊字也。丞相嫌園門闊耳?!?大家都不明白曹操在想什么,只有楊修看明白了門上的字的含意。并且很得意的把它告訴了別人。曹操知道后,心中便對楊修有“忌”了。
夢中殺人事件
曹操為了防止別人暗害自己,便對別人說自己夢中好殺人,讓大家不要在自己睡著時接近自己,并裝模作樣的殺死了一個替自己蓋被子的近待。結(jié)果是“人皆以為操果夢中殺人”,而又只有楊修了解曹操的意圖,并對別人說:“丞相非在夢中,君乃在夢中耳”。曹操知道后更是“惡之”。
曹操暗試曹丕、曹植事件
曹操想考查一下曹丕、曹植的臨機(jī)處事能力。故意讓兩人出城,卻在暗中吩咐門吏不讓兩人出城。結(jié)果,曹丕老老實實地退回來了,而曹植卻在楊修的指點之下,殺了門吏。楊修又一次的料到了曹操的意圖。而曹操知道后已經(jīng)不是簡單的“惡之”,此時的他已是怒火沖天。
從上面的事件中可以看出,楊修特殊的才華其實就是對曹操意圖的洞察力。用夏侯敦的話來說,就是“公真知魏王肺腑也”。楊修就像是一個高明的心理專家,在“眾人皆醉”之時,他卻可以“獨醒”。他總是可以準(zhǔn)確的掌握曹操的心理動態(tài)。在楊修面前,曹操就像是被人扒光了衣服,所有的秘密都一覽無遺。
曹操本來就生性多疑,他當(dāng)然不會愿意自己的部下將自己完全看透。在部下面前,曹操更愿意保持一種神秘感,因為只有這樣他才能更好的控制自己的部下。而曹操的大部分部下對曹操的意圖的確是常常摸不著頭腦。可曹操的種種小把戲卻無法瞞過楊修,本來楊修把握住曹操的意圖也就罷了,可他卻不肯將之藏在心里,反而屢次把曹操的意圖解釋給別人聽。
這樣一來,曹操所追求的神秘感便蕩然無存,他對部下的控制力無疑也會隨之減弱。于是,當(dāng)楊修再一次從一根“雞脅”中看出曹操退兵意圖,并毫不顧忌的將之告訴夏侯敦時,曹操終于對楊修忍無可忍,他以“亂我軍心”為名,將之殺死。
可憐楊修看穿了曹操這么多次,卻始終沒有看出曹操早已經(jīng)對自己死了殺心,還是一如既往地將四處傳播曹操的各種意圖想法,最終導(dǎo)致自己被殺。從這點來看,楊修也并沒有完全看透曹操。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