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在拿下了魏、趙和代地之后,得了李左車的建議,因此不費一兵一卒地拿下了燕國。隨后劉邦也是親自封張耳繼續(xù)擔任趙王,隨后韓信則是成為了趙國相國。這時候基本上反楚的局勢已經(jīng)進入了后半段,但是此時的劉邦還被困在滎陽,一直是和項羽對峙,時間持續(xù)了一年多的時間。這時候為了打破僵局,張良就給了劉邦一個建議,那就是壯大自己削弱敵人,具體的實施就是韓信說的“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誅?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意思也就是任用天下勇武之人,將土地封給功臣。
劉邦
封疆裂土這個好辦,對劉邦來說除了漢中和三秦之地外,任何土地都是可以給出去的,因為本身就不是自己的。但是這么多土地要分封給誰呢?張良繼續(xù)給出了建議,分別是三個人。首先就是韓信,韓信本身就是自己的部下自然不用多言。而后則是彭越,在劉邦將彭越封為魏相之后,也一直是站在自己一邊,所以也沒有問題。最后則是英布,這個人物就有點難辦了。
英布
英布原本是一個囚犯,而且臉上還留下了一個疤痕,算是罪刑的恥辱。因此英布的別名又叫做黥布,原本英布在陳勝時期就已經(jīng)是一個山大王了,但是沒多久就投靠了一個關鍵人物吳芮。吳芮這人在歷史上存在感極低,但是卻是笑到最后的人。吳芮作為異姓王,整整在西漢傳承了五代。英布投奔了吳芮后,吳芮很看重英布,不但是將女兒嫁給了英布,還帶著英布一起投奔了項羽。
很多人不能了解英布的實力,在巨鹿之戰(zhàn)的時候項羽帶著五萬楚軍出發(fā),其中三萬人是英布所率領,并且作用是斷章邯和王離聯(lián)系的甬道,并且要不斷阻礙章邯的援兵,所以沒有英布項羽想要打敗王離還要另說。所以在項羽分封的時候英布成了九江王,這里的九江不是現(xiàn)在的江西九江,英布封地和西楚緊密相連,最北邊一直是抵達了淮南,也就是長江以北的地區(qū)。之所以把英布放在身邊,也是因為英布值得項羽信任。
然而英布卻和項羽發(fā)生了矛盾,主要是兩個原因,第一是項羽在攻打齊國的時候要求英布出兵,英布只是給了四千兵馬。第二在劉邦占領彭城的時候,英布坐看不動,讓項羽大為惱火。實際上英布的行為倒也算不上是背叛,一來英布本身就是諸侯,第二項羽殺了義帝,法理上的指揮諸侯權已經(jīng)蕩然無存。
但英布自然是害怕項羽的,但是更害怕自己會死。劉邦正是看到了這一機會,才派遣人去勸降英布,拉攏英布成為自己人。英布本來就害怕項羽,這時候恰好只要一個點燃火藥桶的人物,這個人物就是隨何。
隨何的談判技巧暫且不論,但就隨何看待形勢的眼光上,已經(jīng)是顯得出類拔萃了。隨何剛開始受到了英布的冷待,隨何就用激將法說只要幾句話就能說服英布,就這樣英布和隨何見了一面。但英布并沒有被說服,隨何只能等待下一次機會。這時候隨何正好是聽說了項羽的使者也在此處,所以隨何直接登門造訪,并且謊稱英布已經(jīng)投靠了漢王劉邦。
本身這之前項羽就一直派遣使者要求英布出兵,英布擔心自己去了就要被軟禁,所以各種拖延。此時項羽的使者一聽信以為真,一怒之下就要回去告知項羽。等到英布知道的時候,事情已經(jīng)是有了定論,沒辦法只能追殺使者,并且出兵攻打項羽。誰知道項羽都沒有親自出手,就是派了項它、龍且等人來攻打,就讓英布慘敗。
再來看英布的叛變,就會發(fā)現(xiàn)實際上并不是英布得到了封王的承諾所以才幫助劉邦,此時英布已經(jīng)是王了,何必為了名利爭奪背叛項羽?其次則是在劉邦最為鼎盛的時候,也就是五十六萬聯(lián)軍,占領彭城的時候英布沒有叛變,結果到了劉邦困守滎陽,最為脆弱的時候,英布卻選擇了叛變。所以這能說明的問題是英布對項羽的了解,害怕的不是項羽之勇武,而是害怕項羽的秋后算賬,也就是小心眼。
正所謂信任是雙方互相建立的,其中項羽不能信任人,所以不得人信任。而且太多的花架子讓英布時刻都不能塌心地跟著他干,再來對比下劉邦。在英布戰(zhàn)敗后逃跑到了劉邦這里,劉邦一邊洗著腳一邊接見英布,英布心想我為了你連家都沒了,你倒好瞧不起我。會見完就要自殺,但等到英布來到自己的住所時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地方比劉邦還要豪華,這也就放下了心。可見信任不是空口白話,而是實在的利益和確定的現(xiàn)實。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