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這個字的讀音是(kuí),“夔”時我國傳統(tǒng)神話故事當中的一種怪物,外形似龍,但只有一條腿,在傳說中“夔”這種怪物聲音十分洪亮,猶如雷聲,因此古人會將其皮剝下制成戰(zhàn)鼓,另外在堯、舜時代的典樂官名叫“夔”。
1、皋夔
意思:這個詞時古代兩位官員皋陶和夔的合稱,后人常用此詞來指代賢臣。
例句:我朝能得如此皋夔,當為國家之大幸也。
2、一夔已足
意思:這里的“夔”指的是叫“夔”的樂官,比喻真正的人才,只有一個也就足夠了。
例句:能得愛卿如此賢才,一夔已足。
3、夔鼓
意思:字面意思指的是用“夔”得皮制成的鼓,后泛指戰(zhàn)鼓。
例句:夔鼓雷鳴,全軍將士已整裝待發(fā),全聽憑將軍差遣。
本文由網(wǎng)絡(luò)整理 ? 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