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是種“病”,能傳染,會遺傳。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到今天已經(jīng)是第24年,是為了提醒我們,無論生活多么的忙碌,都要記得閱讀。
三毛說:
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 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過眼煙云,不復記憶,其實它們?nèi)允菨撛跉赓|(zhì)里、 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讀書是一種“病”,能傳染 民國教育家張武齡,即“九如巷張家四姐妹”的父親,在教育子女上方式很是特殊。 張家的一樓有四個 大書房,父親一間、母親一間、孩子們共用兩間;而二樓則是藏書的庫房,有數(shù)以千計的古籍書卷、還有不計其數(shù)的古文雕版。 家中的任何地方,孩子們都可以自由進出;父親最珍愛的藏書,孩子們隨性翻閱、從不限制。 張家甚至發(fā)動所有保姆也認字讀書。 保姆們在九宮格紙上練大字、在煤油燈下讀小說、梳頭時以互認生字塊為樂…… 楊絳說,好的教育不是被動受教、受到管教,而是啟發(fā)學習的興趣和自覺,在不知不覺中受教。 讀書是一種“家風”,能傳承 民國三大望族之一的錢家,近代出過科學家錢學森、錢偉長、錢三強,還有“三大鴻儒”錢穆、錢基博、錢鐘書…… 錢家多出人才,與其家族的家風關(guān)系極大,錢氏的家風是什么呢? 讀書修身是錢家歷來的傳統(tǒng),在錢氏家訓中,記為“子孫雖愚,詩書須讀”。 錢偉長曾經(jīng)在《八十自述》中說過:“融樂的家庭及長輩的楷模,啟迪著像我這樣的年輕人,懂得潔身自好,刻苦自勵,胸懷坦蕩,積極求知,安貧正派?!?/p> “忠厚傳家遠,詩書繼世長”,很多人才輩出的家庭或家族,都有著優(yōu)良的讀書傳統(tǒng),人才輩出,甚至大師頻出,這絕不僅僅由基因決定的,再好的基因,不努力也是白搭,良好的家風容易讓子孫后代耳濡目染,深受影響,把讀書和學習,當成再平常不過的事情。 讀書是一種“生活方式”,使人從容 董卿愛讀書是眾所周知的,曾多次有人在坐飛機時遇到她,說她全程在閱讀,2014年她去南加大做訪問學者,亦有留學生說常在圖書館看到董卿。 董卿在談及讀書時說,她的臥室里沒有電視、手機和其它電子產(chǎn)品,每晚安靜看會兒書就睡覺。 工作再忙,每天都會保證一個小時的閱讀時間。 蘇東坡的詩句“腹有詩書氣自華”放在董卿身上再合適不過,沒有長年讀書的習慣,就沒有文學積淀,不可能深刻理解其中的含意,并融會貫通,化用到節(jié)目主持中。 在日復一日的閱讀中,她知性、穩(wěn)重、優(yōu)雅又從容。 毛姆說:生命的盡頭,就像人在黃昏時分讀書,讀啊讀,沒有察覺到光線漸暗;直到他停下來休息,才猛烈發(fā)現(xiàn)白天已經(jīng)過去,天已經(jīng)很暗,再低頭看書卻什么都看不清了,書頁已不再有意義。 讀書是一種“習慣”,需堅持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我讀過很多書,但后來大部分都忘記了,那讀書的意義是什么? 有一個回答很精彩: 當我還是個孩子時,我吃過很多食物,現(xiàn)在已經(jīng)記不起吃過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們中的一部分,已經(jīng)長成了我的骨頭和肉。讀書對人的改變也是如此 。 讀書的意義,不在于我們看了什么,而在于它使我們變成更好的自己。 讀書無法給我們的物質(zhì)生活帶來太大的改變,但它最大的作用,就是幫助和陪伴我們成長。 或許在某個不經(jīng)意的瞬間,你會發(fā)現(xiàn),你讀過的書,早已深藏在了你的靈魂里,它指引我們,于有限的人生尋找到無限的可能。 讀書應(yīng)該是一種習慣,而非靠紀念日來提醒。 閱讀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歷練人的性情,厚實人的底蘊,純粹人的精神,完美人的靈魂。 常讀書的人,錦心繡口,一言一行,一顰一笑,都會受書的熏陶浸染。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