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維楨(1296年-1370年),字廉夫,號鐵崖、鐵笛道人,又號鐵心道人、鐵冠道人、鐵龍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號老鐵、抱遺老人、東維子。元末明初詩人、文學家、書畫家。楊維楨的詩,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樂府詩,既婉麗動人,又雄邁自然,史稱“ 鐵崖體” ,極為歷代文人所推崇。有稱其為“一代詩宗”、“標新領(lǐng)異”的,也有譽其“以橫絕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矯之”的。他著述等身,行于世的著作有《春秋合題著說》《史義拾遺》《東維子文集》《鐵崖古樂府》《麗則遺音》《復古詩集》等近二十種。那么下面知秀網(wǎng)小編就為大家?guī)項罹S楨的《題蘇武牧羊圖》,一起來看看吧!
題蘇武牧羊圖
楊維楨〔元代〕
未入麒麟閣,時時望帝鄉(xiāng)。
寄書元有雁,食雪不離羊。
旄盡風霜節(jié),心懸日月光。
李陵何以別,涕淚滿河梁。
詩的首聯(lián)為點題之筆,由圖像麒麟閣而追述蘇武忠貞品格;中間兩聯(lián)選取了極富代表性的細節(jié),體現(xiàn)蘇武不畏艱難而始終心向漢室的精神;尾聯(lián)則以李陵泣別作為反襯,更見出蘇武人格的崇高。詩人在這首題畫詩中,熱烈歌頌了蘇武威武不屈、貧賤不移的崇高民族氣節(jié),悲壯深沉,慷慨激越。
這首詩的前兩句“未入麒麟閣,時時望帝鄉(xiāng)。”敘寫蘇武出使匈奴被無理扣留十九年期間,時時刻刻都在深切懷念祖國的情形。一個“望”字,表現(xiàn)了懷念的深切。詩一開頭就抒寫并贊美了蘇武的高風亮節(jié)。
接著“寄書元有雁,食雪不離羊。”兩句主要敘寫蘇武被匈奴幽禁后嚙雪、吞氈,后被流放于北海牧羊的情形。蘇武被無理扣留之后,匈奴掌權(quán)者百般折磨蘇武,強迫他投降匈奴,但蘇武威武不屈,忍受著殘酷的折磨,視死如歸決不變節(jié)。數(shù)年后匈奴與漢和親,“漢求武等,匈奴詭言武死”,后漢使得知蘇武尚在,但匈奴仍不讓蘇武返漢。后來匈奴繼續(xù)脅迫、折磨蘇武強使投降。他們密密幽禁蘇武。數(shù)天后,饑渴難忍,蘇武“臥嚙雪與旃毛并咽之,數(shù)日不死”。后把他流放于北海荒無人煙之處,強追他放羊。短短兩句詩把蘇武被扣留匈奴十九年期間所遭受的種種折磨,非人待遇以及蘇武英勇不屈跟匈奴頑強斗爭的情景深刻表現(xiàn)出來。
五、六句“旄盡風霜節(jié),心懸日月光?!眰?cè)重議論抒情,寫蘇武雖歷盡艱辛,遭受了難以忍受的折磨與摧殘,但他心懷祖國,有堅強的信念,有戰(zhàn)勝困難的決心和勇氣,所以寧死不屈,寧死也不變節(jié),不投降,始終保持著高尚的民族氣節(jié)和操守。
最后“李陵何以別,涕淚滿河梁?!庇美盍甑男呃㈦y當來反襯蘇武的不辱使命,秉持漢節(jié),光榮返回漢朝的情形,進一步突出蘇武的愛國精神。
這首題畫詩既寫了蘇武嚙雪吞氈和冰天雪地中的持節(jié)牧羊,又寫了他與降將李陵的相別,以李陵的羞愧痛苦來映襯蘇武的高風亮節(jié)及高尚的操守。同時,還寫了蘇武回朝后,在甘露三年被圖畫于麒麟閣的光榮,短短八句詩,概括了蘇武光輝而又經(jīng)受無數(shù)磨難坎坷的一生。
詩人把一個對國家民族忠心耿耿,對仇敵威武不屈,受盡折磨摧殘而毫不動搖,始終堅持民族氣節(jié)的人物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這首詩既有描敘,又有議論、抒情;既有比擬、夸張,又有映襯手法。語言淳樸自然,親切生動而又曉暢。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