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字堯章,號白石道人,南宋時期文學(xué)家、詞人、音樂家,他年輕時曾路過揚州,留下一首詞寄托哀思。下面知秀網(wǎng)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xì)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姜夔少年貧窮,但卻為人清高,屢試不第后,終生未仕。他一生湖海飄零,寄人籬下。姜夔年輕時四處流浪的過程中,結(jié)識了詩人蕭德藻,兩人情趣相投,遂結(jié)為忘年之交。
蕭德藻很賞識姜夔的才華,乃將自己的侄女許配給姜夔。之后,還將姜夔介紹給了著名詩人楊萬里。楊萬里對姜夔的詩詞贊賞不已,也和他結(jié)為忘年之交。楊萬里還專門寫信,把姜夔又推薦給另一位著名詩人范成大。
姜夔所作的詞多為寫湖山之美和身世之慨,感念舊游,寄物托情,也有詠嘆時事者,皆為精深奧妙之作。
姜夔詞風(fēng)瀟灑俊雅,筆力峭拔,講究韻律,多自度腔,其有十七首詞自注工尺旁譜,其音節(jié)文采為一時之冠。姜夔也是宋代繼蘇軾之后又一位難得的藝術(shù)全才。
姜夔年輕時曾路過揚州,目睹了多年前因金海陵王完顏亮發(fā)動的南侵,揚州遭受戰(zhàn)爭洗劫后的蕭條景象,他撫今追昔,悲嘆今日的荒涼,追憶昔日的繁華,乃作出一首詞,以寄托對揚州昔日繁華的懷念和對今日山河破碎的哀思。
《揚州慢·淮左名都》
序:淳熙丙申至日,予過維揚。夜雪初霽,薺麥彌望。入其城,則四顧蕭條,寒水自碧,暮色漸起,戍角悲吟。予懷愴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巖老人以為有“黍離”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
過春風(fēng)十里,盡薺麥青青。
自胡馬窺江去后,廢池喬木,猶厭言兵。
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
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
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
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根據(jù)序文,我們可知,這首《揚州慢》乃是姜夔感慨今昔,而自度此曲,這首詞也是姜夔的代表作。
詞的上片寫姜夔初到揚州的所見所感,“淮左名都”指的就是揚州,宋朝的行政區(qū)設(shè)有淮南東路和淮南西路,揚州是淮南東路的首府,故稱淮左名都(左,古人方位名,面朝南時,東為左,西為右)。
詞的上片有虛寫,也有實寫,“淮左名都”、“竹西佳處”,主要是寫出了姜夔之前對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耳聞,屬虛寫;而“廢池喬木”、“清角吹寒”,則是姜夔此時的親眼所見。正是因為有之前的美好傳聞,才有了當(dāng)前的觸目驚心!
在下片中,姜夔化用唐代詩人杜牧的系列詩意,以昔日之繁華,來反襯今日之蕭颯、冷落。
“杜郎”也成為詞人的化身,當(dāng)年杜牧曾在揚州任職,“算而今、重到須驚”是說料想杜牧今天,重來此地一定也會很吃驚。
“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兩句都化用杜牧的兩首詩,《贈別》:“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薄肚矐选吩姡骸笆暌挥X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p>
“二十四橋仍在”化用杜牧的《寄揚州韓綽判官》:“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明月應(yīng)該是今昔榮枯的唯一見證者吧!而冷月無聲,一個“冷”字,給人生出無邊凄涼。
清代學(xué)者先著、程洪在著作《詞潔輯評》評價:“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是“蕩”字著力。所謂一字得力,通首光彩。
末句說逢時必發(fā)的橋邊紅藥,是有情的嗎?它年年花開,又是為誰而生呢?表現(xiàn)出一種“寂寞開無主”的荒涼,至此,一種曠古的幽怨,籠罩全篇。
姜夔此詞筆法空靈,寄寓深長,讀來聲調(diào)凄婉,實為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