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選太子時,朱棣十分猶豫,一方面長子朱高熾身體肥胖,唯唯諾諾,一點都不像自己;另一方面次子高煦戰(zhàn)功赫赫,還曾經(jīng)救過自己。咋一看朱高煦是最好的選擇,那最終是什么讓朱棣選擇了朱高熾呢?
1.嫡長子
一開始,朱棣看朱高熾是很不爽的。自己從侄子手中拿下江山、縱橫大漠橫掃蒙古,竟然會生出這樣一個肥頭大耳,帶有殘疾的兒子,而且他連馬都不會騎,簡直是不能忍。
但是朱高熾有一個優(yōu)勢是朱高煦所沒有的,那就嫡長子。朝中的文官都一致支持朱高熾,畢竟祖宗留下來的制度是不能變的,連朱高煦也無可奈何。
2.朱高煦出現(xiàn)了失誤
在朱高熾當上太子之后,朱高煦自然非常不快。于是他就想方設(shè)法造謠抹黑朱高熾。謠言聽多了,朱棣本人也對這個兒子很失望,給太子黨沉重的打擊,就差沒把朱高熾給廢了。
正在朱高煦洋洋得意之時,他自己卻出現(xiàn)了重大的失誤。按照明朝制度的規(guī)定,藩王需要到自己的封地駐守,不能隨意離開封地。但是朱高煦卻誤以為朱棣有意扶自己上位,所以遲遲沒有去封地就任。
在朱棣準備遷都時,朱高煦依然要求留守南京,這讓朱棣非常懷疑他的動機,覺得他有謀反的嫌疑,于是就強令他遷往山東。自此,朱高煦已經(jīng)永遠不可能成為皇帝了。
3.解縉、楊士奇等太子黨人的幫助
朱高熾當了足足有20年太子。在這期間,他遭到了朱棣的猜疑,以及朱高煦的抹黑,可以說過得是心驚膽戰(zhàn),但好在他有一群衷心擁戴他的大臣們。
解縉就曾多次在朱棣面前夸獎朱高熾,最后以一句“好圣孫”解除了朱棣的疑慮,讓朱高熾最終成為太子。
而楊士奇則多次向朱棣澄清關(guān)于朱高熾的謠言,上文朱高煦沒有去往封地的事情,也是由楊士奇提出的。正是這些忠誠戰(zhàn)友的幫助,朱高熾才得以登上皇位。
后面的事實證明,朱高煦其實是一個有勇無謀的武夫。朱高熾死后,他也學父親朱棣玩靖難,結(jié)果很快就被侄子給收拾掉了,朱棣沒有選錯人。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