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大多數女性而言,懷孕和產后喂養(yǎng)是對身體的一次重要考驗。雖然生育喂養(yǎng)會很辛苦,但同時它也有一定的好處。
對大多數女性而言,懷孕和產后喂養(yǎng)是對身體的一次重要考驗。不過,千辛萬苦之外,從醫(yī)學上來說也不是“百害而無一利”。比如孕產對乳腺癌、卵巢癌、子宮內膜癌等癌癥的保護作用得到了不少研究的支持。近幾個月,四大醫(yī)學期刊發(fā)表的兩項大型研究分別再次帶來了懷孕和母乳喂養(yǎng)對女性的潛在防癌好處。在母親節(jié)到來之際,我們分享這兩則健康研究的好消息。
《英國醫(yī)學雜志》:230萬人數據探討懷孕與子宮內膜癌風險
這項2019年發(fā)表的研究由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和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合作開展,納入了出生于1935年-2002年的231萬多名丹麥女性數據,這些女性共經歷了近395萬次懷孕。
研究隨訪始于1978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結束,期間6743名女性患上了子宮內膜癌。此外,研究人員也收集了她們在隨訪前的癌癥史、子宮切除術、卵巢切除術情況。
數據表明,無論是短暫妊娠還是足月分娩,都可能有助于降低子宮內膜癌的風險:
首次懷孕后,子宮內膜癌風險顯著大幅降低。無論最終是流產還是順利生產,風險都分別降低47%和34%。
隨著懷孕次數的增加,子宮內膜癌風險還會進一步降低。平均每多經歷一次懷孕,風險分別降低19%和14%。隨著胎次增加,保護作用略有所下降。
懷孕持續(xù)時間、懷孕年齡、自然流產、肥胖和社會經濟等因素沒有影響這種關聯(lián)的整體趨勢。
目前認為子宮內膜癌主要與雌激素有關,隨著懷孕和口服避孕藥的長期使用,風險會逐漸降低。但也有研究提出,懷孕對子宮內膜癌的影響程度是經期或口服避孕藥的約3倍,意味著懷孕的保護機制可能不僅在于經期的暫停。對于這項研究的結果,研究人員提出了早期妊娠效應:在懷孕初期,黃體酮的增加速度遠遠超過雌激素的增加速度。有一些研究發(fā)現,黃體酮治療對子宮內膜增生(癌前病變)和早期子宮內膜癌具有潛在益處。
《美國醫(yī)學會雜志-腫瘤學》:哈佛醫(yī)學院數據,母乳喂養(yǎng)與卵巢癌風險有關
這項新近發(fā)表的研究來自哈佛醫(yī)學院布萊根婦女醫(yī)院,對近2.4萬名女性數據進行了匯總分析,包括9973名患有卵巢癌的女性和13843名作為對照的女性數據。
對比分析發(fā)現,在任何時間進行母乳喂養(yǎng),都與卵巢交界性腫瘤(介于良性和惡性之間)風險降低28%、侵襲性卵巢癌(包括高度漿液性卵巢癌,卵巢子宮內膜樣癌和卵巢透明細胞瘤)風險降低24%顯著相關。
進一步的數據表明,母乳喂養(yǎng)持續(xù)時間越長,卵巢癌風險越低。與從未哺乳的女性相比:
單次哺乳1-3個月:侵襲性卵巢癌風險降低18%;
單次哺乳3-6個月:風險降低25%;
單次哺乳6-9個月:風險降低31%;
單次哺乳9個月及以上:風險降低34%。
對于只生育過一胎的女性,只有母乳喂養(yǎng)6個月及以上的人群,才觀察到侵襲性卵巢癌風險顯著降低;而育有兩個或更多孩子的女性,任何母乳喂養(yǎng)均會降低卵巢癌風險。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保護效應也有所減弱。與從未哺乳的女性相比,在哺乳10年內,卵巢癌風險降低44%,而30年后風險降低約17%。
研究人員指出,關于其中的潛在機制,目前學界認為主要是哺乳期間的排卵抑制作用抑制了卵巢上皮細胞的分裂和增殖,從而減少了引發(fā)或促進癌變的機會。但考慮到長期哺乳(通??梢曰謴团怕眩┖锰幐?,這可能也與炎癥、免疫或代謝途徑的長期調節(jié)有關。
發(fā)表評論